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区间隧道
7.2.1 区间隧道断面尺寸应满足隧道阻塞比和疏散平台宽度的要求,并应符合建筑限界、施工工艺要求,同时应计入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后期沉降等因素。
7.2.2 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宜采用单洞单线分离式圆形结构,也可采用单洞双线加中隔墙的圆形结构、带隔墙的双圆形结构或类矩形结构等形式。
7.2.3 盾构法施工的单洞双线区间隧道内部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内部结构沿隧道纵向应设变形缝,并应与隧道管片的环缝对齐;
2 隧道内应设置中隔墙将上下行线分隔为两独立空间,中隔墙结构应满足列车运行产生的风压荷载、疏散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3 当隧道结构周围处于软弱土层时,中隔墙不应限制圆形隧道的自由变形;
4 道床以下内部结构应满足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并应预留运营期间隧道及内部结构的检修条件。
7.2.4 矿山法施工的区间隧道宜采用单洞单线分离式马蹄形结构,当受线路、设备或地质等其他条件制约时,也可采取与之匹配的断面形式。
条文说明
7.2.2 国内的地铁快线区间隧道根据各自的地层特点和施工装备,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包括:单洞单线分离式圆形结构、单洞双线加中隔墙的圆形结构、带隔墙的双圆形结构等。
以上海16号线为例,该工程采用了设置中隔墙的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区间隧道,隧道内径达10.4m,中隔墙高7.8m,厚300mm。见图12。
图12 上海16号线大断面盾构隧道示意
一般而言,在周围软弱黏土地层固结沉降的作用下,盾构隧道会发生竖向的压缩变形。如中隔墙与隧道管片形成刚性连接,压缩变形会导致中隔墙中产生较大的压应力,并对隧道管片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中隔墙顶部与隧道结构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间隙,采用分离式设计。上海16号线预制中隔墙与隧道顶部管片的间隙取为120mm,采用岩棉填塞;中隔墙顶部和底部采用角钢(L-150×150)夹具分别固定在隧道管片和底部口字形结构上。上海16号线盾构隧道中隔墙节点详见图13。
图13 盾构隧道中隔墙节点详图
1一管片;2一预埋接驳器;3一锚栓;4一岩棉;
1一管片;2一预埋接驳器;3一锚栓;4一岩棉;
5一限位角钢;6传力杆;7一砂浆填充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运营组织与信号控制
- 4.1 运营组织
- 4.2 信号控制
- 5 车辆与限界
- 5.1 车辆
- 5.2 限界
- 6 线路与轨道
- 6.1 线路
- 6.2 轨道
- 7 土建工程
- 7.1 越行站
- 7.2 区间隧道
- 7.3 区间桥梁
- 7.4 区间设施
- 7.5 设备安装
- 7.6 站台屏蔽门
- 7.7 区间防护门
- 8 隧道通风与空气压力控制
- 8.1 隧道通风
- 8.2 空气压力控制
- 9 牵引供电
- 9.1一般规定
- 9.2 牵引变电所
- 9.3 接触网
- 10 车辆基地
- 10.1 分布与选址
- 10.2 功能与规模
- 10.3 总图
- 10.4 车辆运用、检修工艺及设施
- 11 防灾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车站防灾
- 11.3 区间救援疏散
- 11.4 隧道事故通风
- 11.5 区间防灾报警与疏散照明
- 12 环境保护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减振降噪
- 附录A A1型车限界
- 附录B A2型车限界
- 附录C B1型车限界
- 附录D B2型车限界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