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区间桥梁
7.3.1无砟轨道铺设后的桥梁因材料时随特性、温度作用引起的竖向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大于50m跨度的桥梁,因材料时随特性引起的竖向变形应小于10mm,叠加温度作用后引起的竖向变形应小于15mm;
2 大于50m跨度的桥梁,因材料时随特性引起的桥面任意点线形斜率变化不应大于0.15%,叠加温度作用后,不应大于
0.25%;线形变化后的最小半径不得小于最小竖曲线半径;线形变化后端点单端折角不得大于0.1%。
7.3.2 铺设无缝线路及无砟轨道的桥梁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最小限值,当不作钢轨应力控制计算时,双线及多线简支梁可按表7.3.2取值,单线简支梁不宜小于表7.3.2水平线刚度限值的0.6倍。
表7.3.2 桥梁简支梁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
注: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连续梁,当联长小于列车编组长度时,以联长为跨度,按跨度与30m比增大的比例增大刚度:当联长大于列车长度时,以列车长为跨度,按跨度长与30m比增大的比例增大刚度。对于连续刚构桥或设置多个固定支座的连续梁桥,计算其刚度时可取刚构墩的纵向合成刚度。
7.3.3 荷载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列车竖向活载应包括列车竖向静荷载及列车动力作用,结构承受的列车竖向活载应为列车竖向静荷载乘以动力系数(1+μ),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计算桥梁总体结构列车竖向活载效应时,μ值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的规定取值。
2)当计算桥梁局部构件列车竖向活载效应时,μ值不宜小于1.3。
2)当计算桥梁局部构件列车竖向活载效应时,μ值不宜小于1.3。
2 当设置声屏障时,桥梁结构与声屏障结构的连接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应根据风荷载及列车运行引起的水平气动荷载Wqh进行取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的强度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中的风荷载W及0.6W+Wqh的最不利作用取值;
2)连接的疲劳计算风荷载与水平气动荷载可按0.4十Wqh中取值;
3)风动力作用下可能引起自振的声屏障结构,连接计算应计入动力放大系数。
7.3.4 桥梁支座可采用轨道交通标准系列盆式橡胶支座或球形支座。支座及相关结构设计应满足更换维修的空间及受力条件要求。
7.3.5 当设置声屏障时,桥梁结构与声屏障结构的连接必须根据列车快速运行时的空气压力条件进行设计,且应采取满足强度、疲劳及连续使用年限的耐久性要求的措施。
7.3.6 路基工程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条文说明
7.3.1 控制工后桥面竖向线型的变化量,是为了保证线路的平顺性。在无列车荷载的工况下,竖向线型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时随特性(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温度作用(整体升降温、竖向梯度)引起的。对于50m跨度以下的桥梁,控制跨中竖向变形量较为简单也符合实际;对于大于50m的桥梁,可采用线型的斜率变化率来控制。
7.3.2 对于高架线一般跨度的简支梁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最小限值,借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应用的经验,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第10.2.5条第2款不作计算时的限值基础上略放宽要求(取用约0.8倍),并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T51234-2017一致。
7.3.3 动力作用与车速有关,并与结构的自振频率相关。总体上车速越高,动力作用越大。考虑快线的特点,总体结构μ值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取值。局部构件的冲击系数,依经验取不小于1.3。
当设置声屏障时,声屏障与桥梁结构的连接较为关键(连接的点多,一旦出现问题对营运安全有影响)。地铁限界较为紧凑,列车与声屏障的空隙也较小,当列车运营速度较高时,不可忽视列车引起的风压荷载对连接的不利作用影响。
连接的强度计算,0.6倍的《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风荷载基本相当于10年一遇频率(《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风荷载为百年一遇频率)。连接的疲劳计算,0.4kPa相当于“蒲福风力等级”8一9级风的作用。
列车引起的声屏障风压荷载的计算,可参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中的相关规定。
风动力作用下可能引起自振的声屏障,其自振的判别及受力连接动力放大系数应通过专题研究确定。
7.3.4 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中,球形钢支座因其性能可靠、耐久性好、构造尺寸小等优点,已开始推广应用。本标准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的支座选型基础上有所拓展。板式橡胶支座线刚度小、使用寿命低,不推荐采用。
7.3.5 桥梁结构与声屏障结构的连接一般采用预埋钢紧固件的形式,除了连接强度外,疲劳和耐久性也是设计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当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疲劳应力幅值通常不大于0.3倍的螺栓标准强度。连接的耐久性设计包括钢制预埋件外露的防腐、容易存水的间隙构造处理等内容。
7.3.6 目前国内地铁快线区间采用路基形式的线路较少,路基工程设计可按行业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 2014的120km/h速度等级执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运营组织与信号控制
- 4.1 运营组织
- 4.2 信号控制
- 5 车辆与限界
- 5.1 车辆
- 5.2 限界
- 6 线路与轨道
- 6.1 线路
- 6.2 轨道
- 7 土建工程
- 7.1 越行站
- 7.2 区间隧道
- 7.3 区间桥梁
- 7.4 区间设施
- 7.5 设备安装
- 7.6 站台屏蔽门
- 7.7 区间防护门
- 8 隧道通风与空气压力控制
- 8.1 隧道通风
- 8.2 空气压力控制
- 9 牵引供电
- 9.1一般规定
- 9.2 牵引变电所
- 9.3 接触网
- 10 车辆基地
- 10.1 分布与选址
- 10.2 功能与规模
- 10.3 总图
- 10.4 车辆运用、检修工艺及设施
- 11 防灾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车站防灾
- 11.3 区间救援疏散
- 11.4 隧道事故通风
- 11.5 区间防灾报警与疏散照明
- 12 环境保护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减振降噪
- 附录A A1型车限界
- 附录B A2型车限界
- 附录C B1型车限界
- 附录D B2型车限界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