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6.1 管道安装检测
16.1.1 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各种承压管道安装完毕之后,均应对管道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非承压管道和设备应做闭水试验。
16.1.2 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管道规格、材质、位置、标高、阀门、仪表及支承件数量和形式、管道连接处洁净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非金属管道系统应在安装完毕之后常温条件下养护24h;
3 应关闭所有设备、配套设施与管道系统连接的隔断阀门和封堵管道的甩口,同时应打开试压管道系统上的阀门;
4 试压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5 水压试验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低于5℃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有效防冻措施,并在试压结束后立即泄空管内试验用水。
16.1.3 管道系统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强度试验水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2 严密性试验的水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15倍,且不应小于0.4MPa;
3 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合格后连续进行。
16.1.4 管道系统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缓慢向管内充满试验用水,彻底排除管内气体。
2 水压试验用压力表应经过校验,数量不应少于2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2倍的试验压力值,且压力表应置于系统的最低部。
3 用试验加压装置向充满水的管内加压补水,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的升压时间不应少于10min。
4 管道补水升压至试验压力值后停止加压,并应稳压1h,当压力降不超过0.05MPa,判定管道强度试验合格。
5 管道强度试验合格后,应将强度试验压力值降至本规程第16.1.3条规定的严密性试验压力值,并稳压24h,如压力降不超过0.03MPa,同时管道所有连接部位无渗漏、管道无变形,判定管道严密性试验合格。
6 管道系统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应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4的格式填写试验检测记录。
16.1.5 管道系统水压试验过程中,如管道出现水泄漏,应停止加压补水,并应放空管内试验用水,对漏水部位的缺陷进行修复,缺陷修复完成后,应按本规程第16.1.4条的规定重新对管道系统进行水压试验。
16.1.6 重力流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规定进行闭水通水试验。
16.1.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管道安装工程实践证明,水压试验是检验管道工程安装质量和保证工程质量最基本的手段,其方法简单可行,效果稳定。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分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非承压管道分通水试验和闭水试验。
强度试验是指对管道系统总体结构,包括管道材质、接口和支吊架或支墩进行的一种承压能力进行的超负荷检验,验证可能的持久耐压性。严密性试验是对管道系统渗漏程度的检验,验证其工程投入运行后能否满足输送介质的负荷要求。实践证明这两种试验是缺一不可的,是评判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和管道系统基本功能的重要依据。
重力流管道做通水试验或闭水试验。通水试验是按设计流量向管道内连续不断灌水,检验管道水流的通畅性能。闭水试验是指向管道内灌水至满管,使管道具有不小于4.0m的水柱高度,检验管道及管道接口的严密性和耐压性能。
实施与检查控制。
1 实施:
1)管道水压试验包括明装,暗装(有吊顶、管沟等)及埋设在地下或垫层内等位置的所有承压管道。
2)在寒冷结冰的环境中要谨慎地把握水压测试的温度,以防水在管道内可能结冰,造成管道爆管事故发生。
3)对暗装管道必须按施工程序,安装完管道后先进行水压试验,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隐蔽,而且还应关注隐蔽时不能扰动已合格管道。
4)水压试验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代表共同参与。
5)管道水压试验按本规程第15.8.2条的规定执行,根据不同管道应按本规程附录C中的表C.0.4的格式和内容如实填写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
2 检查:
1)按本规程第15.8.2条规定检查各种管道所签署的管道水压试验、闭水通水记录表的各项参数的正确性。
2)检查各种管道水压及闭水试验资料的完整性。
16.1.2 本条规定了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目的是保证水压试验能真实地反映出管道工程的安装质量。
16.1.3 水压试验先进行强度试验,合格后紧接着进行严密性试验。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的压力管道,包括循环水泵出水管到净化水送至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文艺演出池池内给水口之间的所有相连接的管道,以及各种药品溶液计量投加泵至药液投加点之间的全部管道。
16.1.6 重力流管道在池水循环系统中指各种水池的溢流回水管、溢流排水管、清洗池岸排水管等管道。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6 系统检测和调试
- 下一节:16.2 设备和电气检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池水特性
- 3.1 原水水质
- 3.2 池水水质
- 3.3 池水水温
- 3.4 充水和补水
- 4 池水循环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计负荷
- 4.3 循环方式
- 4.4 循环周期
- 4.5 循环流量
- 4.6 循环水泵
- 4.7 循环管道
- 4.8 均衡水池和平衡水池
- 4.9 给水口
- 4.10 回水口和泄水口
- 4.11 溢流回水沟和溢水沟
- 4.12 补水水箱
- 5 池水净化
- 5.1 净化工艺
- 5.2 池水过滤
- 5.3 毛发聚集器
- 5.4 压力颗粒过滤设备
- 5.5 压力颗粒过滤器辅助装置
- 5.6 硅藻土过滤器
- 5.7 负压颗粒过滤器
- 5.8 有机物降解器
- 6 池水消毒
- 6.1 一般规定
- 6.2 臭氧消毒
- 6.3 氯消毒
- 6.4 紫外线消毒
- 6.5 氰尿酸消毒剂
- 6.6 无氯消毒剂
- 6.7 盐氯发生器
- 6.8 次氯酸钠发生器
- 7 池水加热
- 7.1 一般规定
- 7.2 耗热量计算
- 7.3 加热设备
- 8 水质平衡
- 8.1 一般规定
- 8.2 化学药品的选用和配置
- 8.3 化学药品投加设备
- 9 节能技术
- 9.1 一般规定
- 9.2 太阳能加热系统
- 9.3 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
- 9.4 水(地)源热泵加热系统
- 9.5 除湿热泵余热利用系统
- 10 监控和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监测、检测项目
- 10.3 监控功能
- 11 特殊设施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跳水池水面制波
- 11.3 安全保护气浪
- 11.4 跳水池配套设施
- 11.5 吸污接口和撇沫器
- 11.6 移动分隔池岸和可升降池底
- 11.7 拆装型游泳池
- 11.8 游泳池池盖
- 11.9 水上游乐设施
- 12 洗净设施
- 12.1 浸脚消毒池
- 12.2 强制淋浴
- 12.3 池岸清洗
- 12.4 池底清洗
- 13 排水及回收利用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池岸清洗排水
- 13.3 水池泄水
- 13.4 其他排水
- 14 水处理设备机房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循环水泵、均衡水池及平衡水池
- 14.3 过滤设备
- 14.4 消毒设备与加药间
- 14.5 化学药品储存间
- 14.6 加热换热设备区
- 14.7 特殊设施间
- 14.8 配电、控制间
- 14.9 热泵机房
- 14.10 游乐设施设备机房
- 15 施工安装和质量控制
- 15.1 质量管理
- 15.2 设备材料管理
- 15.3 水泵安装
- 15.4 过滤设备及相关设备
- 15.5 消毒剂制取设备
- 15.6 池水加热设备
- 15.7 太阳能设备和设施
- 15.8 管道安装
- 15.9 阀门和附配件安装
- 15.10 专用附配件安装
- 15.11 施工安全
- 16 系统检测和调试
- 16.1 管道安装检测
- 16.2 设备和电气检测
- 16.3 系统调试
- 17 工程验收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 17.3 竣工验收
- 17.4 工程质量评定
- 18 运行、维护和管理
- 18.1 一般规定
- 18.2 卫生管理
- 18.3 水质监测
- 18.4 水质异常处理
- 18.5 化学药品溶液配制
- 18.6 设备运行
- 18.7 系统维护管理
- 18.8 专用附配件
- 附录A 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 附录B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附录C 分部(检验批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格式
- 附录D 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系统施工安装过程质量检测记录
- 附录E 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工程质量及竣工质量验收交接记录
- 附录F 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系统运行及维护管理记录内容及格式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