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6.4 性能检验


16.4.1  风量和风速应按附录E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单向流洁净室应按附录E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系统的各项实测风量及换气次数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或换气次数,但不应超过20%;

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风口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2  单向流洁净室应按附录E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15%;

实测室内新风量应大于设计新风量,但不应超过10%。

16.4.2  当需对室内单向流品质作细致确认时,可测工作区(或规定高度)截面风速不均匀度。风速不均匀度应按附录E检验,并按下式计算,结果不应大于0.25。

16.4.3  静压差应按附录E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差值应符合被测对象压差控制标准的要求。

2  洁净度为5级或更高的单向流洁净室,开门状态下的出入口的室内侧0.6m处不应测出超过室内级别上限的浓度。

3  有不可关闭开口两边的洁净室,以开口风速代替两室压差,开口处从高级别向低级别的风速或按设计、工艺要求从一室流向另一室的风速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不应小于0.25m/s。该室与其他相邻环境的压差仍应符合相关规定。

4  当被测对象没有压差控制标准时,其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相邻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与室外静压差应大于12Pa。

5  当有排风时,测定值应为最大排风时的数值。

16.4.4  扫描检漏应按附录D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用2.83L/min或28.3L/min粒子计数器扫描发现有非零的漏泄特征数字时,应立即定点检漏1min,如出现等于或大于3粒/min的读数,即判定为漏。必要时可定点测2次。

16.4.5  空气洁净度级别应按附录E检验微粒计数浓度,然后按以下程序计算出空气洁净度级别并评价。

3  判断洁净度级别时,应计算到小数后1位,按0.1级递增。

16.4.6  室内甲醛浓度分上午、下午共测2次,应按附录E检验,每次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不大于0.10mg/m2的规定。

16.4.7  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应按附录E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恒温恒湿要求的场所: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2  有恒温恒湿要求的场所:90%以上测点都达到的、各测点各次温度偏离控制点的最大值,为该室室温波动范围,不应超过设计要求;90%以上测点都达到的、各测点平均温度与各测点中最低或最高一次温度的偏差值,为该室区域温差,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3  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可按室温波动范围的原则确定。

4  测量值应通过调试尽量达到测定时气象条件下静态能力的极值,如建设方有要求,可在动态下复核。

5  用于最终评价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值应为气象条件最不利的冬季和夏季的测定值。

16.4.8  室内噪声应按附录E检验,室平均噪声值或混合流洁净室时的单向流区与非单向流区的各自平均噪声值,应符合被测对象的噪声控制标准的要求。没有控制标准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的规定。

16.4.9  室内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应按附录E检验,工作面上最低照度值和照度均匀度应符合被测对象的照度控制标准的要求。没有控制标准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的规定。

16.4.10  室内浮游菌浓度和沉降菌浓度应按附录E检验,各点平均值或一点最大值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16.4.11  当对室内单向流品质作细致确认时,可测流线平行性。流线平行性应按附录E检验,在工作区内气流流向偏离规定方向的角度不大于15°。

16.4.12  当对室内振动影响作细致确认时,可测室内微振。室内微振应按附录E检验,纵、横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幅均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16.4.13  当对室内表面导静电性能作细致确认时,可测表面导静电性能。表面导静电性能应按附录E检验,表面电阻值和漏泄电阻值应符合被测对象的静电控制标准的要求。没有控制标准时,表面电阻值应为1.0×105Ω~1.0×1010Ω,其中一级标准应为1.0×105Ω~1.0×107Ω,漏泄电阻值应为1.0×105Ω~1.0×108Ω。

16.4.14  当对室内气流流型作细致确认时,可测气流流型。室内气流流型应按附录E检验,应绘出流型图并给出分析意见。

16.4.15  当对排除室内污染的能力作细致确认时,可测自净时间。自净时间应按附录E检验,实测白净时间不应大于由图E.11.3查出的理论自净时间的1.2倍。

16.4.16  当对导致交叉污染的因素作细致确认时,可测气流的定向性。定向流应按附录E检验,应绘出流动方向并给出分析意见。

16.4.17  当对洁净室的严密性有特殊要求时,可测其围护结构严密性。围护结构严密性按附录G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在以下两表的任何一种评定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两表中最大测试压力设定为500Pa。

16.4.21  当对室内空气品质作细致确认时,除装置本身产生的氨浓度应符合现行的相关产品标准规定外,可选测室内氨浓度。室内氨浓度分上午、下午共测2次,应按附录E检验,每次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不大于0.20mg/m3的规定。

16.4.22  臭氧浓度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风系统内或室内安有可产生臭氧的装置时,除装置本身产生的臭氧应符合现行的相关产品标准规定外,还应在系统和该装置正常运转条件下,检测室内臭氧浓度。应按附录E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不大于0.16mg/m3的规定。

16.4.23  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对新风效果作细致确认时,可在风系统正常运行、室内处于动态条件下,于每一班次结束之前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按附录E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不大于0.10%的规定。

16.4.24  当需要测定分子态污染物浓度时,可按附录H的方法或按建设方与检验方商定的方法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双方商定的标准。

条文说明

16.4.1  考虑设计或施工方为了保险,往往取很大的换气次数(因为只要不低于标准就行),虽然达到洁净度标准,甚至远高于设计的洁净度标准,但浪费了能量,与用符合标准的风量达标的相比,显然不是好的。为了提倡“精打细算”,设计风量不允许超过20%,超过也是不达标。

16.4.7  温湿度的测定理想情况是在最不利的冬季和夏季以及动态情况下进行,但这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所以只能在静态条件下,尽量测出能力极值以判断动态时如何,再协商确认是否进行动态复核。在有关定义情况下,最终评价标准的条件应为冬季和夏季。

16.4.9  

16.4.10  菌浓标准用各点平均值或一点最大值,不同设计或不同标准要求不同,所以只强调符合要求,要求用平均值的,即用平均值衡量;要求用最大值的,即用最大值衡量。

16.4.17  表16.4—17—1及表16.4—17—2是在借鉴IS014644及国际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组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压差衰减理论计算及实际实验结果给出的参考值。有关理论计算及实验内容发表在《暖通空调》杂志2008年第11期。

理论计算:表8给出了在同样气密条件下不同测试压力、不同体积的半衰期理论计算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体积越大,半衰期越长;测试压力越大,半衰期越长。

实验条件:空气压缩机充气压力为0.2MPa,分别将洁净室压力保持在150Pa、250Pa、360Pa、500Pa和660Pa进行恒压法气密性实验,测试过程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忽略温度因素影响,受检验仪器量程(浮子流量计最小量程为1.6m3/h)限制,检验压力小于150Pa时没有做漏泄率实验。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其中泄漏量读值为流量计读数平均值,泄漏量换算值为泄漏量读值经修正后的数值。可以看出,检验压力(即洁净室压差)越大,洁净室漏泄率增长越迅速。

16.4.20  表面洁净度分级是2007年3月通过的ISO 14644—9的规定。

16.4.24  分子态污染物浓度测定在国内外的实践尚少,但显然是未来发展所要求的,在IS014644—8中作为“资料性附录”给出一个粗略方法,说明是对方法作—“简要描述”。本规范参考ISO的方法和国内有关企业的实践,提供了附录H。用户可以参照该附录,也可按与检测方商定的其他方法检测。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591-201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