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冷、热、电负荷
4.2.1 既有建筑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调查实际冷、热、电负荷数据,并应根据实测运行数据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冷、热、电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4.2.2 新建建筑或不能获得实测运行数据的既有建筑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调查使用条件相似地区的同类项目实际冷、热、电负荷数据。应根据本建筑设计负荷资料,按相似建筑实测负荷数据进行估算,并应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4.2.3 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时,应根据各项负荷的种类、性质分别逐时叠加。
	4.2.4  联供系统、联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应根据逐时负荷曲线和全年运行模式计算全年供冷量、供热量、供电量和耗电量、燃气耗量。
	 
4.2.1~4.2.4 冷、热、电负荷的确定是联供工程设计的首要条件,冷热负荷分析和预测的目的是在科学分析冷热负荷的基础上确定联供工程的装机规模以及各供冷、供热设备容量的合理分配,保证联供工程能够高效、稳定、长期运行。负荷的动态变化与系统的耦合是有效调整动力、冷、热之间的关系,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逐时负荷变化曲线可以计算出基础负荷与调峰负荷以及日运行方式,年负荷变化曲线可以计算出年有效利用时长,从而计算出系统的基本装机方案及运行方式,进行系统的经济性预测。只有在正确确定冷、热、电负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保证系统配置合理,减少建设投资并节省运行费用。因此本节对冷、热、电负荷的分析计算作出特别规定。对于包含多种使用功能建筑的综合性项目,应分别绘制各种独立功能建筑的逐项逐时负荷曲线,考虑同时使用率,叠加后得到项目总负荷曲线。除绘制各季节典型日负荷曲线外,还可以绘制各月典型日负荷曲线作为全年负荷分析的依据。条件具备时,可根据实际统计数据或负荷分析软件绘制全年负荷曲线。根据全年冷热电量计算结果核算单位面积的冷热电设计指标和冷热电年消耗量,与已有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确保计算的合理性。为避免计算总负荷偏大导致的主机设备偏大、管道输送系统偏大、末端设备偏大而带来的投资增加和给节能与环保带来的潜在问题,要求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冷、热、电负荷曲线,合理确定联供工程中发电设备容量和由余热提供的冷、热负荷;为使联供工程运行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要通过逐时负荷分析,在系统配置选型时使发电余热能尽量全部利用。利用年负荷曲线,可以计算全年联供系统发电及余热的利用情况,对联供工程运行进行经济预测。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才可确定联供工程是否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站址选择
 - 4 系统配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冷、热、电负荷
 - 4.3 设备配置
 - 5 燃气供应系统及设备
 - 5.1 燃气供应系统
 - 5.2 燃气设备
 - 5.3 辅助设施
 - 6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
 - 6.1 电力系统
 - 6.2 发电设备
 - 6.3 电气主接线
 - 6.4 电气辅助设施
 - 6.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计量
 - 6.6 防雷接地
 - 6.7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7 余热利用系统及设备
 - 7.1 余热利用系统
 - 7.2 余热利用设备
 - 7.3 辅助设施
 - 8 监控系统
 - 8.1 监测
 - 8.2 控制
 - 8.3 报警与保护
 - 9 站房
 - 9.1 建筑与结构
 - 9.2 燃烧设备间及辅机间布置
 - 9.3 通风与排烟
 - 9.4 照明
 - 9.5 给水排水
 - 10 消防
 - 11 环境保护
 - 12 施工与验收
 - 12.1 施工准备
 - 12.2 设备安装
 - 12.3 管道安装
 - 12.4 设备调试及试运行
 - 12.5 竣工验收
 - 13 运行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运行模式
 - 13.3 启动、运行与停机
 - 13.4 检验与维修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