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1 一般规定
13.1.1 联供工程运行应建立独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应配置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13.1.2 联供工程在正式运行前应制定管理制度、编制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系统图应悬挂或张贴于便于操作人员查看的位置;
2 管理制度、运行规程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周期不应大于3年。
13.1.3 管理制度应包括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巡视、记录制度、设备轮换制度、设备润滑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等内容。
13.1.4 操作规程应包括设备运行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台账等主要内容。
13.1.5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事件的预防、应急操作、事故调查处理等主要内容。应急操作应包括人身伤害应急操作规程、停电应急操作规程、主设备故障应急操作规程、消防应急操作规程等。
13.1.6 运行、维护人员上岗前应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运行期间应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13.1.7 运行、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现场巡检。运行、维护人员应填写值班日志和运行参数记录单,记录应完整、准确,并应定期保存和备份。
13.1.8 主要运行数据及记录应长期保存,保存时间不应少于5年。
13.1.1 联供工程系统构成复杂,涉及专业多,因此需要对运行引起足够的重视。组织机构和人员是联供工程运行的重要保障。联供工程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稳定运行,运行模式优化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性等,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支持,因此推荐由专业能源服务公司运营管理。
13.1.2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基础,是保障人员以及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规章制度的齐全与否体现了运行单位的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完整的技术资料,是安全、节能、经济运行的前提,在运行前均应予以明确。应急预案是保障在事故状态下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措施,二者缺一不可。编制操作规程时参考项目可行性报告、设计图纸、说明以及设备厂商提供的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
13.1.3~13.1.5 提出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对于具体联供工程应根据规模、系统组成、设备配置、周边环境及市政设施情况等确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要达到安全、节能、经济运行,避免故障的发生,减少因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和损失。
13.1.6 运行维护人员要持有机械、电气、制冷、锅炉、水处理等相关专业有效上岗证书之一,且上岗前完成系统安全规程、系统运行操作规程、系统应急预案、岗位职责等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3.1.7 值班记录应完整、真实。技术工程师应定时现场巡检,监测运行设备状态,及时排除系统隐患,保证联供工程正常运行。
13.1.8 为了分析联供系统运行效果,制定高效的运行方式,需要足够的系统运行数据。一般设备自身的控制装置存储容量较小,建议将主要运行数据备份保存一定时间,以便调用分析。设备台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系统主设备、辅助设备的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设备厂商、安装时间、投运时间、运行累计时间、主要维修保养周期、维修时间、维修内容以及其他必要的备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站址选择
- 4 系统配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冷、热、电负荷
- 4.3 设备配置
- 5 燃气供应系统及设备
- 5.1 燃气供应系统
- 5.2 燃气设备
- 5.3 辅助设施
- 6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
- 6.1 电力系统
- 6.2 发电设备
- 6.3 电气主接线
- 6.4 电气辅助设施
- 6.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计量
- 6.6 防雷接地
- 6.7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7 余热利用系统及设备
- 7.1 余热利用系统
- 7.2 余热利用设备
- 7.3 辅助设施
- 8 监控系统
- 8.1 监测
- 8.2 控制
- 8.3 报警与保护
- 9 站房
- 9.1 建筑与结构
- 9.2 燃烧设备间及辅机间布置
- 9.3 通风与排烟
- 9.4 照明
- 9.5 给水排水
- 10 消防
- 11 环境保护
- 12 施工与验收
- 12.1 施工准备
- 12.2 设备安装
- 12.3 管道安装
- 12.4 设备调试及试运行
- 12.5 竣工验收
- 13 运行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运行模式
- 13.3 启动、运行与停机
- 13.4 检验与维修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