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1 监测
8.1.1 联供工程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原动机、发电机、余热利用设备、辅机等主要设备运行参数;
2 发电机组供电范围内用户电功率、电流、电压、频率;
3 通风设备运行状态;
4 主要可控阀门的开、关状态、故障状态及调节阀门开度信号;
5 仪表和控制用电源、气源等的供给状态和运行参数;
6 主要设备入口燃气压力;
7 主要的环境参数;
8 联供系统发电功率、蒸汽流量、温度及压力、供水流量、温度及压力、回水流量、温度及压力;
9 发电机组排烟流量、温度、余热利用设备排烟流量、温度、发电机组冷却水流量、进出口温度;
10 主要电气开关的开、关、故障状态及相应电流、电压、电功率等参数。
8.1.2 联供工程计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发电机组燃气耗量;
2 余热利用设备补燃用燃气耗量和其他用气设备燃气耗量;
3 联供工程自耗电量;
4 联供工程耗水量;
5 发电机组输出的电量;
6 联供系统输出的热(冷)量、蒸汽量;
7 联供工程总输出的电量、热(冷)量、蒸汽量。
8.1.3 主要设备应开放通信接口,运行参数应传至控制室监控系统储存。
	8.1.4  反映主要设备及工艺系统运行工况、进行事故分析等需要的主要参数,宜设置记录仪表。
	 
8.1.1 通过检测运行数据,可以监测系统各设备的工作状态,为保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依据。要根据工艺系统需要确定监测内容,本条所列内容,为监测的基本要求。
8.1.2 本条规定的计量内容,包括联供系统的输入、输出能量以及联供工程总输入、输出能量,用于计算、考核设备出力和能源综合利用率、余热利用率以及节能率等。如果是分时电价,发电量及自耗电量应根据相应时间段分别计量。
8.1.3 联供系统各主要设备运行参数、运行状态除就地显示外,还要保存运行记录。因设备自身控制器存储容量有限,建议集中储存运行记录,为简化系统设计,各主要设备要开放通讯,将数据传送至控制室。
8.1.4 本条规定为便于联供系统的经济运行分析以及事故分析。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站址选择
 - 4 系统配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冷、热、电负荷
 - 4.3 设备配置
 - 5 燃气供应系统及设备
 - 5.1 燃气供应系统
 - 5.2 燃气设备
 - 5.3 辅助设施
 - 6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
 - 6.1 电力系统
 - 6.2 发电设备
 - 6.3 电气主接线
 - 6.4 电气辅助设施
 - 6.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计量
 - 6.6 防雷接地
 - 6.7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7 余热利用系统及设备
 - 7.1 余热利用系统
 - 7.2 余热利用设备
 - 7.3 辅助设施
 - 8 监控系统
 - 8.1 监测
 - 8.2 控制
 - 8.3 报警与保护
 - 9 站房
 - 9.1 建筑与结构
 - 9.2 燃烧设备间及辅机间布置
 - 9.3 通风与排烟
 - 9.4 照明
 - 9.5 给水排水
 - 10 消防
 - 11 环境保护
 - 12 施工与验收
 - 12.1 施工准备
 - 12.2 设备安装
 - 12.3 管道安装
 - 12.4 设备调试及试运行
 - 12.5 竣工验收
 - 13 运行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运行模式
 - 13.3 启动、运行与停机
 - 13.4 检验与维修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