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6 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
6.6.1 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的宽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Ba一曲线外侧建筑限界宽度(mm);
Bi一曲线内侧建筑限界宽度(mm);
bL、bR一左、右侧设备、支架或疏散平台等最大安装宽度(mm);
c一安全间隙(mm);
h一轨道超高(mm);
s一滚动圆间距(mm),取1506mm;
α一超高角度;
Bi一曲线内侧建筑限界宽度(mm);
bL、bR一左、右侧设备、支架或疏散平台等最大安装宽度(mm);
c一安全间隙(mm);
h一轨道超高(mm);
s一滚动圆间距(mm),取1506mm;
α一超高角度;
(XKi、Yki),(Xka、YKa)一曲线地段设备限界控制点坐标(mm)。
2 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的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H一自结构底板至隧道顶板建筑限界高度(mm);
h1一受电弓工作高度(mm);
h2一接触网系统高度(mm);
h3一轨道结构高度(mm);
h4一当列车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120km/h时,根据阻塞比要求需要加高的隧道断面的高度(mm)。
H一自结构底板至隧道顶板建筑限界高度(mm);
h1一受电弓工作高度(mm);
h2一接触网系统高度(mm);
h3一轨道结构高度(mm);
h4一当列车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120km/h时,根据阻塞比要求需要加高的隧道断面的高度(mm)。
6.6.2 缓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加宽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规定计算。
6.6.3 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在曲线超高地段,应采用隧道中心向线路基准线内侧偏移的方法解决轨道超高造成的内外侧不均匀位移量。位移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当按半超高设置时,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x'—隧道中心线对线路基准线内侧的水平位移量(mm);
x'—隧道中心线对线路基准线内侧的水平位移量(mm);
y'—隧道中心线竖向位移量(mm);
ho—隧道中心至轨面的垂向距离(mm)。
ho—隧道中心至轨面的垂向距离(mm)。
2 当按全超高设置时,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6.5 车辆基地限界
- 下一节:7 线路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运营组织
- 5 车辆
- 5.1 一般规定
- 5.2 安全设施
- 6 限界
- 6.1 一般规定
- 6.2 制定限界的基本参数
- 6.3 区间建筑限界
- 6.4 车站建筑限界
- 6.5 车辆基地限界
- 6.6 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
- 7 线路
- 7.1 线路平面
- 7.2 线路纵断面
- 8 轨道
- 9 土建工程
- 9.1 车站建筑
- 9.2 路基
- 9.3 高架结构
- 9.4 地下结构
- 9.5 工程防水
- 10 机电工程
- 10.1 隧道通风及空气压力控制
- 10.2 给水排水
- 10.3 供电
- 10.4 通信
- 10.5 信号
- 10.6 自动售检票
- 10.7 综合监控
- 10.8 火灾自动报警
- 10.9 环境与设备监控
- 10.10 乘客信息
- 10.11 门禁
- 10.12 屏蔽门
- 10.13 控制中心
- 11 车辆基地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检修工艺
- 12 防灾
- 13 环境保护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生态环境保护
- 13.3 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
- 13.4 废水、污水、废气污染防治
- 13.5 其他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