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4 竖向设计
6.4.1 场地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地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应结合厂区内外现有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环境因素,根据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及土(石)方工程等要求,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后,择优确定。
2 场地竖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有利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并应确保厂区不被洪水、潮水及内涝水淹没。
2)场地平整应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平整坡度,宜减少场地平整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及场地支挡、护坡等土(石)方工程量。山区建厂应保护山坡植被及现有排水系统。
3)分期建设的工程,应在场地标高、运输线路坡度、排水系统等方面近期与远期工程相协调,统筹规划。
4)改建与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排水系统,并应与原有场地在竖向布置相协调。
6.4.2 竖向设计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地竖向设计形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坡度变化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厂区面积、建筑物大小、生产工艺、运输方式、建筑密度、管线敷设、检修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2 竖向设计形式可采用平坡式、阶梯式或混合式。当场地自然坡度较大或场地地形比较复杂时,厂区竖向设计宜采用阶梯式布置。
3 阶梯式布置有关台阶的划分、台阶之间运输联系、台阶及边坡处理等技术条件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
6.4.3 平整标高及土(石)方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地的平整标高、坡度要求、填方压实度、表土处理和土(石)方工程量的平衡计算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和《防洪标准》GB 50201的有关规定。
2 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高差宜为0.30m,不应小于0.15m。在山区建设的企业场地平整土(石)方宜保持平衡,并列出场地平整土(石)方平衡表。
6.4.4 场地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地应有完整、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场地雨水的排除方式,应结合所在地区的雨水排除方式、建筑密度、环境卫生要求、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暗管、明沟或组合方式。当采用明沟排水时,宜加铺砌和设盖板,明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排出厂外的雨水,宜接入城镇或工业(开发)区的既有雨水排水系统或经由自建排水设施就近引入接纳水体,应避免对其他工程设施或农田造成危害。
2 当工厂临近江、河、湖、海洪(潮)水威胁地带,因条件限制,场地平整标高低于洪(潮)水位且厂区积水不能自流排除时,应采用机械排涝措施。
6.4.1 大型制浆造纸厂占地面积大,地形地势复杂,为便于厂区生产联系和交通,宜采用平坡式的竖向布置,可减少经常运行费用,但因此会增加场地平整的土石方工程量,增大建设投资费用。由于竖向布置的优劣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费用、建设周期、生产管理、运行成本、安全、观瞻等诸多问题,应对竖向布置设计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后,择优确定。
6.4.2 当场地自然坡度大于4%时,竖向设计应采取阶梯式竖向布置,台阶高度不宜超过4m。台阶的长边宜平行等高线布置,可节约土(石)方工程和建构筑物的基础建设费用。造纸车间长度方向也应平行台阶的长边布置。
6.4.3 当有较高防洪、防潮、特殊运输、较高景观要求时,室内外高差可大于0.30m。
全厂土石方工程量宜平衡。当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全厂土石方工程量平衡的理想状态如需要处理的表土,含有淤泥、耕殖土等,只能用于厂区绿化用地的回填。填方高度太大,会影响上部建构筑物的基础处理费用。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管沟、路槽、边坡等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各种土壤松散系数、采用不同的计算软件,都会影响到全厂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精度。因此本条没有强调一定要做到全厂土石方工程量平衡。
6.4.4 场地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影响场地雨水排除方式的因素很多,“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是指不论采用何种排水方式(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排水方式),场地所有部位的雨水均有去向;“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管、沟、渗孔的断面及排水泵的能力等应与场地能够接受的雨水量匹配,且随时保持工作状态,确保场地雨水快速、有效的排放。场地雨水排放应就近接入周边城镇或工业(开发)区的既有雨水排水系统。当城镇或工业(开发)区现有的雨水排水系统不能满足占地面积较大的工厂雨水排水系统的接入时,工厂应另自建排水系统。
原料储存场的场地雨水排放宜采用明沟排水;厂区场地雨水排放宜采用暗管方式。
2 近年来,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一些制浆造纸厂的厂址选择在填海造地区域内。当厂址临近江、河、海、洪(潮)水受其威胁地带、厂址安全防护设置仅依靠防洪(潮)堤(坝)时,为了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厂区场地平整设计标高会设置在洪水位标高以下。因此,当外部水位提升、超过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时,厂区会发生积水现象。总平面设计应与给排水等相关专业人员协调配合,确定厂区最佳场地平整设计标高,同时配备相应设备采取有效的排涝措施,迅速排除厂区场地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厂区发生积水现象的概率。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3 物流运输
- 下一节:6.5 管线综合布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择
- 3.3 工艺设备布置
- 3.4 工艺管道
- 3.5 中心检验分析室
- 3.6 机修车间
- 3.7 仓库
- 4 厂址与总体规划
- 4.1 厂址
- 4.2 总体规划
- 5 热能动力
- 5.1 一般规定
- 5.2 热负荷
- 5.3 燃料供应
- 5.4 主要设备选择
- 5.5 化学水处理
- 5.6 烟气净化处理
- 5.7 其他配套设施
- 5.8 供热系统
- 5.9 压缩空气站
- 6 总平面与运输
- 6.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6.2 总平面布置
- 6.3 物流运输
- 6.4 竖向设计
- 6.5 管线综合布置
- 6.6 绿化
- 7 电气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供电
- 7.3 车间配电
- 7.4 电气照明
- 7.5 防雷及接地
- 7.6 电修
- 8 自控仪表
- 8.1 一般规定
- 8.2 监控系统
- 8.3 仪表
- 8.4 信号报警及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 8.5 控制水平
- 8.6 控制室与机柜室
- 8.7 供电及供气
- 8.8 接地
- 8.9 安装及材料
- 8.10 仪修
- 9 建筑
- 9.1 一般规定
- 9.2 主要车间建筑设计
- 9.3 防火
- 9.4 建筑安全
- 9.5 生产辅助用室
- 10 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荷载
- 10.3 构筑物及设备基础
- 10.4 结构防腐蚀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取水
- 11.3 给水处理
- 11.4 消防给水
- 11.5 排水工程
- 11.6 废水处理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室内外计算参数
- 12.3 生产车间采暖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2.5 制冷站
- 12.6 防 排 烟
- 13 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选址与总图布置的环境保护要求
- 13.3 备料
- 13.4 化学制浆
- 13.5 机械制浆
- 13.6 废纸浆
- 13.7 造纸
- 13.8 碱回收
- 13.9 其他
- 14 职业安全卫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防火防爆
- 14.3 防雷、电气安全
- 14.4 防烫
- 14.5 安全色、安全标志
- 14.6 噪声防护、防振动
- 14.7 防尘
- 14.8 防毒、防腐、防辐射
- 14.9 防暑、防寒、防湿
- 附录A 制浆造纸厂所用的水、电、蒸汽和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要求
- 附录B 工艺管道不同介质的流速表
- 附录C 制浆造纸厂主要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表
- 附录D 主要车间楼板安装检修等效荷载
- 附录E 制浆造纸厂各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设计照明系统的照度标准值
- 附录F 制浆造纸厂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功率因数(cos)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