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监控系统
8.2.1 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应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分散型控制系统(DCS)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的有关规定。
8.2.2 工业过程及设备中的顺序控制、联锁、开停车等宜采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系统(PL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系统(PLC)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规定》HG/T 20700的有关规定。
8.2.3 造纸机宜配置纸页质量控制系统(QCS)对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纸页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和控制。
8.2.4 造纸机应配置本体的纸机控制系统(MCS)。
8.2.5 断纸分析系统(WBAS)、纸病检测系统(WIS)、设备运行监测系统(MRMS)宜根据生产规模、装备水平、产品质量要求等因素选择配置。
8.2.6 各监控系统和工厂管理网络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信息化接口。信息化接口宜采用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8.2.7 备料车间、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热电站等操作人员需要经常观测的部位宜设置视频监视系统。
8.2.8 制浆造纸厂中的视频监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的有关规定。
监控系统包括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质量控制系统(QCS)、纸机机器控制系统(MCS)、断纸分析系统(WBAS)、纸病检测系统(WIS)、设备运行监测系统(MRMS)、系统及信息化接口、视频监视系统等。
8.2.3 造纸机的纸页参数主要包括定量、水分,根据不同的纸种,纸页参数还包括灰分、厚度、颜色等。质量控制系统(QCS)由工作站、扫描架、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算法软件等部分组成。质量控制系统(QCS)的传感器安装在质量控制系统(QCS)的扫描架上,扫描架的型式应根据纸幅宽度和测量参数类型确定。质量控制系统(QCS)根据采集的现场信息,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显示图表,实时、动态、直观,同时形成各类报表,以供操作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分析。质量控制系统(QCS)界面包括工艺流程图、控制画面、纵横幅定量水分等纸页参数的分布图、历史趋势等。
8.2.4 造纸机本体的控制系统(MCS)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涂布)、卷取、压光等主要造纸机设备以及配套的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润滑系统等辅助系统的控制。纸机机器控制系统(MCS)宜由造纸机本体供货商提供,纸机机器控制系统(MCS)宜有与DCS系统的通信接口。
8.2.5 断纸分析系统(WBAS)采用摄像技术在造纸机容易断纸的部位进行监测记录,断纸发生时,该系统将自动追溯存储在系统中断纸前一定时区所捕捉到的断纸图像和相关纸病图像,各摄像头的图像会在断纸点(或纸病点)进行同步,使技术人员快速判定断纸区域和断纸原因。纸病检测系统(WIS)由摄像头、光梁、工作站和分析软件构成,并可包括打标系统和刹车系统。纸病检测系统(WIS)利用高速CCD摄像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检测移动纸页上肉眼可分辨的纸病,并划分为若干种类别。纸病检测系统(WIS)用于在线检验如斑点、孔洞、皱纹、裂口、条痕等纸病,可与复卷机或切纸机等下游设备连接,剔除次品。检验数据也用于质量管理,分析纸病的成因。
设备运行监测系统(MRMS)通过时域频谱分析监视设备中关键部件的运行情况,为预维护提供信息。主要由传感器、工作站及分析软件构成。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择
- 3.3 工艺设备布置
- 3.4 工艺管道
- 3.5 中心检验分析室
- 3.6 机修车间
- 3.7 仓库
- 4 厂址与总体规划
- 4.1 厂址
- 4.2 总体规划
- 5 热能动力
- 5.1 一般规定
- 5.2 热负荷
- 5.3 燃料供应
- 5.4 主要设备选择
- 5.5 化学水处理
- 5.6 烟气净化处理
- 5.7 其他配套设施
- 5.8 供热系统
- 5.9 压缩空气站
- 6 总平面与运输
- 6.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6.2 总平面布置
- 6.3 物流运输
- 6.4 竖向设计
- 6.5 管线综合布置
- 6.6 绿化
- 7 电气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供电
- 7.3 车间配电
- 7.4 电气照明
- 7.5 防雷及接地
- 7.6 电修
- 8 自控仪表
- 8.1 一般规定
- 8.2 监控系统
- 8.3 仪表
- 8.4 信号报警及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 8.5 控制水平
- 8.6 控制室与机柜室
- 8.7 供电及供气
- 8.8 接地
- 8.9 安装及材料
- 8.10 仪修
- 9 建筑
- 9.1 一般规定
- 9.2 主要车间建筑设计
- 9.3 防火
- 9.4 建筑安全
- 9.5 生产辅助用室
- 10 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荷载
- 10.3 构筑物及设备基础
- 10.4 结构防腐蚀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取水
- 11.3 给水处理
- 11.4 消防给水
- 11.5 排水工程
- 11.6 废水处理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室内外计算参数
- 12.3 生产车间采暖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2.5 制冷站
- 12.6 防 排 烟
- 13 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选址与总图布置的环境保护要求
- 13.3 备料
- 13.4 化学制浆
- 13.5 机械制浆
- 13.6 废纸浆
- 13.7 造纸
- 13.8 碱回收
- 13.9 其他
- 14 职业安全卫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防火防爆
- 14.3 防雷、电气安全
- 14.4 防烫
- 14.5 安全色、安全标志
- 14.6 噪声防护、防振动
- 14.7 防尘
- 14.8 防毒、防腐、防辐射
- 14.9 防暑、防寒、防湿
- 附录A 制浆造纸厂所用的水、电、蒸汽和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要求
- 附录B 工艺管道不同介质的流速表
- 附录C 制浆造纸厂主要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表
- 附录D 主要车间楼板安装检修等效荷载
- 附录E 制浆造纸厂各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设计照明系统的照度标准值
- 附录F 制浆造纸厂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功率因数(cos)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