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5 瓦顶


8.5.1 屋顶除草后,应随即勾灰堵洞;松动的瓦件应坐灰安牢。

8.5.2 对灰皮剥落、酥裂、而瓦灰尚坚固的瓦顶维修时,应先铲除灰皮,再勾抹灰缝。对琉璃瓦、削割瓦,应进行捉节夹垄。

8.5.3 对底瓦完整,盖瓦松动灰皮剥落的瓦顶维修时,应只揭去盖瓦、刷水,将底瓦间的空当用麻刀灰塞严,再按原样盖瓦。

8.5.4 瓦顶揭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拆卸瓦件、脊饰前,应对垄数、瓦件、脊饰、底瓦搭接等进行记录。

    2 揭除灰背时,应对灰背层次,各层材料、做法等进行记录。

    3 瓦时,应根据勘查记录铺瓦、安装脊饰。新添配的瓦件,应与原瓦件规格、色泽一致。

8.5.5 对底瓦松动而出现渗漏的维修,应揭下盖瓦和底瓦,按原层次和做法分层铺抹灰背,新旧灰背应衔接牢固,并应对灰背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8.5.6 黄琉璃瓦屋面瓦件的灰缝以及捉节夹垄的蔴刀灰应掺5%的红土子;绿琉璃瓦和青瓦屋面,均应采用月白灰。

8.5.7 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瓦件应全部保留。如有碎裂,应加固粘牢,再置于原处。对碎裂过大难以粘固者,可收藏保存。

8.5.8 阴阳瓦屋顶,干搓瓦顶,以及无灰背的瓦顶,应按原样维修,不得改变形制。


条文说明
8.5.1、8.5.2 这两条为瓦顶拔草勾抹(查补瓦顶)、捉节夹垄(包括裹垄)工程应遵守的一般规定。因古建筑寿命与屋顶保养关系很大,要求严格执行,以纠正屋顶保养无用、只能等待大修的错误观点。
8.5.3 这是揭盖瓦的传统修缮做法。设计时针对实际情况采用此法,可以节省大量灰背与底瓦工程量。本工程的要点是底瓦蚰蜒当间用灰揸缝压实,盖瓦扣于底瓦的缝中,误差不得大于5mm,否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造成漏雨的后患。
8.5.4、8.5.5 这两条为瓦顶揭应遵守的基本规定,因为官式做法的屋顶工序很多,每道工序中的局部失误都会给屋顶造成渗漏隐患,设计施工中需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1 灰背是屋顶的防寒层,也是预防渗漏的最后一道防线,官式做法中苫背工程多分层苫麻刀灰(麻刀与白灰的重量比约1.5/100),最下层是3/100的护板灰,子上层是5/100的青灰背,为了增强屋顶防水与望板防腐作用,最讲究的屋顶还有在望板上铺桐油纸,或在灰背上铺锡背的方法。民间屋顶多苫麦秸掺灰泥背。苫背中因地制宜的方法很多,也有使用白灰焦渣苫背,如能拍打坚实,上抹青灰背效果也很好。本条对苫背所用的材料不作硬性规定,但灰背的表面需是坚实、圆滑、平整的曲面。
    2 蚰蜒当系指两行底瓦间的距离。翻修屋顶时,除依照原垄数设计外,并需按底瓦宽度验算蚰蜒当的宽度。如发现底瓦间距过大,则需详做调查处理,是否多次修缮时添换了小号的底瓦,还是垄数的差错。这种情况在屋顶揭开前是不易发现的,当屋顶揭开后由于工期所限,往往迁就凑合,造成隐患。因此执行本条文时应注意蚰蜒当的宽度不大于筒瓦径的1/5。
    3 板瓦间的搭接面,由于《营造法式》写有“上一块压着下一块的十分之七”(即“压七露三”)似为人所皆知,但实际上它指的是最大的搭接面,由于瓦的稀密安排与坡度还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需掌握稀宣檐头密宣背的布置方法,才能使檐部的底瓦有流水的坡度,否则如将每块底瓦都做成压七露三则檐部底瓦将会倒流水,造成漏雨之患。
8.5.6 为了使屋面上的灰口与瓦件色彩相协调,根据传统做法,黄琉璃瓦捉节夹垄的麻刀灰中调入5%的红土子。绿琉璃瓦与青瓦都用青白灰(月白灰)。
8.5.7 由于古建筑屋顶在历史上的多次修缮与添配瓦件,在年代久远的建筑屋顶上,具有很多历史时期的瓦件,虽然纹饰不统一,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揭时应特别珍惜这些遗物。即使有残损瓦件也应尽量加固粘牢,安装在原处,以保持该建筑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碎裂过甚难以粘固者可保存作为资料。
8.5.8 由于我国的南北气候不同,地方手法不同,屋顶做法各异。南方的蝴蝶瓦屋顶,系把底瓦直接铺在桷子(椽子)上,干扣盖瓦,具有既遮阳、避雨而又通风散热的特点,维修时应照原样,以保持其特色。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GB/T50165-202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