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2 门和窗
14.2.1 门窗应根据使用功能、节能要求、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应满足抗风、水密、气密等性能要求,并应综合考虑安全、采光、通风、防火、隔声等要求。
14.2.2 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应开启方便、使用安全、坚固耐用;
2 手动开启的大门扇应有制动装置,推拉门应采取防脱轨的措施;
3 有设备进出的门宜采用钢质门;
4 汽机间、焚烧车间、烟气净化车间、除渣间等有大型设备出入与车辆进出的门宜采用电动大门或卷帘门,并宜在大门上或附近设人行门;
5 垃圾车进入卸料大厅的门、气密室的气密门应选用成品门,并应满足使用位置对气密性能和内外压力差的要求。
14.2.3 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窗扇的开启形式应能保障使用安全,且应启闭方便,易于维修、清洗;
2 外开窗扇应采取防脱落措施;
3 卸料大厅、垃圾池间等围护结构上的窗及焚烧车间、烟气净化车间与主控楼之间墙上的观察窗,应选择气密性好的结构和材料;
4 渣吊控制室与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的玻璃应采取防结露措施,观察窗应配置清洁设施;
5 高压配电室的采光窗应为固定窗,低压配电室可采用可开启的采光窗;当高压配电室的采光窗距地高度小于1.8m时,应采用不易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加装格栅;
6 控制室有天然采光窗时,应避免在控制屏表面和操作台显示器屏幕产生眩光,并应防止在视线方向上形成眩光。
14.2.4 天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天窗应采用防破碎坠落的透光材料,当采用玻璃时,应使用夹层玻璃或夹层中空玻璃,多雪地区应考虑积雪对天窗的影响;
2 卸料大厅、垃圾池间的天窗应采用双层或中空透光材料,使其具有防结露性能,并应具有气密与防眩光性能;
3 天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启闭应方便可靠,并宜采用电动启闭方式。
14.2.5 需要自然通风的厂房,通风窗应根据通风要求确定通风面积、位置,开窗方式应合理,通风窗的位置应避免气流短路和倒流,避免形成局部涡流。
14.2.6 变压器室、配电室的门窗应具有防雨雪渗入的性能和防小动物进入的设施。
14.2.7 天然采光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有关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14.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14.3 楼梯和电梯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址选择
- 5 焚烧厂规模
- 5.1 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特性分析
- 5.2 焚烧规模确定
- 6 总体设计与总图运输
- 6.1 焚烧综合主厂房布置
- 6.2 总图规划与设计
- 6.3 总图布置
- 6.4 厂区运输与道路
- 6.5 绿化
- 7 垃圾接收、输送、储存及预处理
- 7.1 一般规定
- 7.2 垃圾接收
- 7.3 垃圾储存
- 7.4 垃圾输送
- 7.5 垃圾预处理
- 8 焚烧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垃圾焚烧炉
- 8.3 燃烧空气系统与装置
- 8.4 点火与辅助燃烧系统
- 8.5 炉渣输送、处理与检测
- 9 热能利用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余热锅炉
- 9.3 锅炉辅助系统
- 9.4 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
- 9.5 主蒸汽系统
- 9.6 热能利用
- 10 烟气净化与排烟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酸性污染物去除
- 10.3 除尘
- 10.4 二噁英类和重金属去除
- 10.5 NOx去除
- 10.6 排烟系统设计
- 10.7 烟气监测系统设计
- 10.8 飞灰收集、输送与处理系统
- 11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1.3 电气主接线
- 11.4 交流厂用电系统
- 11.5 直流及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 11.6 高压配电装置
- 11.7 电气监测及控制
- 11.8 元件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 11.9 照明系统
- 11.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11.11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 11.12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11.13 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11.14 调度自动化
- 11.15 电能量计量
- 11.16 系统通信
- 11.17 厂内通信
- 12 仪表与控制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
- 12.3 主要控制系统
- 12.4 中央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
- 12.5 检测与报警
- 12.6 保护
- 12.7 开关量控制及联锁
- 12.8 模拟量控制
- 12.9 电源和气源
- 12.10 就地设备安装、管道及电缆
- 12.11 信息系统
- 12.12 工业电视系统
- 12.13 安全防范系统
- 12.14 仪表与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13 给水排水
- 13.1 水源
- 13.2 水处理系统
- 13.3 供水系统
- 13.4 排水及废水处理
- 13.5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14 建筑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门和窗
- 14.3 楼梯和电梯
- 14.4 建筑节能
- 14.5 噪声控制
- 14.6 防水、防渗、防腐蚀与防护
- 14.7 围护结构的密封与防护栏杆
- 14.8 生活设施
- 14.9 烟囱
- 15 结构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荷载
- 15.3 结构设计
- 15.4 抗震设计
- 1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6.1 一般规定
- 16.2 供暖
- 16.3 通风
- 16.4 空气调节
- 17 消防
- 17.1 总图消防
- 17.2 建筑消防
- 17.3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17.4 电气消防
- 17.5 暖通消防
- 17.6 其他消防
- 18 其他辅助设施
- 18.1 检测与化验
- 18.2 维修及仓储设施
- 18.3 电气设备与自动化实验室
- 19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 19.1 一般规定
- 19.2 环境保护
- 19.3 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
- 20 工程施工及验收
- 20.1 一般规定
- 20.2 施工及验收
- 20.3 竣工验收
- 附录A 检修配电箱装设地点和数量
- 附录B 焚烧厂常用厂用电负荷分类和特性
- 附录C 焚烧厂设计厂用电率估算方法
- 附录D 主要检测与报警项目
- 附录E 焚烧厂主要房间设计室内空气参数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