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1 一般规定
8.1.1 厂内运输、厂外运输、装卸及运输设备的选择、物料输送线路的选定、物料计量和储存、停车设施及运输管理设施应整体规划。
8.1.2 企业运输系统应满足生产要求,物流运输应顺畅无阻碍,线路应短捷无迂回、折返。
8.1.3 厂外运输宜采用单一运输方式;采用联合运输方式时,应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设置转运设施;企业厂内运输可采用多种方式,宜减少运输中转环节。
8.1.4 企业内部应设置相应的物料计量设施。
8.1.5 运输原材料及成品的铁路、道路和架空索道,不应穿越与运输作业无关的工业场地、居住区或主要人流出入口。
8.1.6 厂内运输和厂外运输的线路交叉时,交叉口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和《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有关规定。
8.1.7 扩建和改建时,厂内运输和厂外运输宜利用或改造既有的运输系统,当既有运输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新的运输方式或增加运输能力。
8.1.2 企业运输系统应满足生产要求,物流运输应顺畅无阻碍,线路应短捷无迂回、折返。
8.1.3 厂外运输宜采用单一运输方式;采用联合运输方式时,应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设置转运设施;企业厂内运输可采用多种方式,宜减少运输中转环节。
8.1.4 企业内部应设置相应的物料计量设施。
8.1.5 运输原材料及成品的铁路、道路和架空索道,不应穿越与运输作业无关的工业场地、居住区或主要人流出入口。
8.1.6 厂内运输和厂外运输的线路交叉时,交叉口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和《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有关规定。
8.1.7 扩建和改建时,厂内运输和厂外运输宜利用或改造既有的运输系统,当既有运输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新的运输方式或增加运输能力。
条文说明
8.1.1 本条所规定的均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相互协调,整体规划,才能减少生产转运环节,降低生产运营费用。
8.1.2 企业运输系统的选择和设计要满足生产要求,运输技术要先进、可靠,同时运输系统各部分设计合理,有机衔接,使运输线路尽可能短,以保证物流运输通行无阻,高效率运行,运输作业节能环保。
8.1.3 企业主要物料的厂外运输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将增加物料的装卸次数和运输费用,故以采用单一的运输方式为宜。但有时因受地形、已有运输能力等限制,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更为有利时,则可以采用联合运输方式,并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设置转运设施,使之相互衔接。
企业厂内运输具有物料种类多、运输距离短和生产工艺联系密切等特点,故厂内运输需结合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物料特征、运输距离和地形条件等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以便减少物料的多次转运和装卸环节,降低运输费用。当粒状或块状的矿石、石灰石等物料由堆场至厂房为定点运输时,常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以提高生产效率;液体、料浆类物料目前主要采用管道运输;粉状物料一般采用风力管道或带式输送机运输,风力管道输送能耗较大,但建设投资少,带式输送机运输及能耗小,但建设投资大;运输量小或距离长时,也可以采用专用槽车运输;高温金属液体多采用拖带有金属液体抬包的特种汽车运输;块状、长大件物料运输,当距离较小、定点运输时,多采用辊道或有轨运输,不定点运输时,多采用汽车或叉车运输,比较灵活。
8.1.4 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原料、材料、燃料及成品的计量是重要一环。
8.1.5 铁路、道路和架空索道穿越与运输作业无关的区域时,会增加安全风险。
8.1.7 扩建和改建时,要充分利用和改造既有运输系统,在满足新增运输能力的前提下,尽量不改变既有运输方式,以减少对既有生产的影响,节约建设投资。
8.1.2 企业运输系统的选择和设计要满足生产要求,运输技术要先进、可靠,同时运输系统各部分设计合理,有机衔接,使运输线路尽可能短,以保证物流运输通行无阻,高效率运行,运输作业节能环保。
8.1.3 企业主要物料的厂外运输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将增加物料的装卸次数和运输费用,故以采用单一的运输方式为宜。但有时因受地形、已有运输能力等限制,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更为有利时,则可以采用联合运输方式,并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设置转运设施,使之相互衔接。
企业厂内运输具有物料种类多、运输距离短和生产工艺联系密切等特点,故厂内运输需结合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物料特征、运输距离和地形条件等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以便减少物料的多次转运和装卸环节,降低运输费用。当粒状或块状的矿石、石灰石等物料由堆场至厂房为定点运输时,常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以提高生产效率;液体、料浆类物料目前主要采用管道运输;粉状物料一般采用风力管道或带式输送机运输,风力管道输送能耗较大,但建设投资少,带式输送机运输及能耗小,但建设投资大;运输量小或距离长时,也可以采用专用槽车运输;高温金属液体多采用拖带有金属液体抬包的特种汽车运输;块状、长大件物料运输,当距离较小、定点运输时,多采用辊道或有轨运输,不定点运输时,多采用汽车或叉车运输,比较灵活。
8.1.4 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原料、材料、燃料及成品的计量是重要一环。
8.1.5 铁路、道路和架空索道穿越与运输作业无关的区域时,会增加安全风险。
8.1.7 扩建和改建时,要充分利用和改造既有运输系统,在满足新增运输能力的前提下,尽量不改变既有运输方式,以减少对既有生产的影响,节约建设投资。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 运输
- 下一节:8.2 运输方式选择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厂址选择
- 4 总体规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卫生与安全防护
- 4.3 交通运输
- 4.4 主要工业场地
- 4.5 辅助工业场地
- 4.6 废物堆场
- 4.7 矿山排土场
- 4.8 防排洪
- 5 总平面布置
- 5.1 一般规定
- 5.2 采矿工业场地
- 5.3 选矿工业场地与破碎工业场地
- 5.4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
- 5.5 轻有色金属冶炼厂
- 5.6 稀有金属及贵金属厂
- 5.7 有色金属加工厂
- 5.8 修理设施
- 5.9 动力设施
- 5.10 给排水设施
- 5.11 仓库与堆场
- 5.12 其他设施
- 6 竖向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计标高的确定
- 6.3 台阶式布置
- 6.4 土石方工程
- 6.5 场地雨水排水设计
- 7 管线综合布置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管线
- 7.3 地上管线
- 8 运输
- 8.1 一般规定
- 8.2 运输方式选择
- 8.3 铁路运输
- 8.4 道路运输
- 8.5 水路运输
- 8.6 其他运输
- 8.7 装卸设施
- 9 废物堆场
- 9.1 一般规定
- 9.2 矿山排土场
- 9.3 排渣场及赤泥堆场
- 10 绿化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绿化布置
- 10.3 绿化种植
- 附录A 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 附录B 各类岩土松散系数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