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7 手术部用房
5.7.1 手术部的环境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的有关规定,手术部应分为一般手术部和洁净手术部。洁净手术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的有关规定。
5.7.2 手术部用房位置和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手术部应自成一区,宜与外科护理单元邻近,并宜与相关的急诊、介入治疗科、重症监护单元(ICU)、病理科、中心(消毒)供应室、血库等路径便捷;
2 手术部不宜设在首层及高层建筑的顶层;
3 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4 入口处应设医护人员卫生通过,且换鞋处应采取防止洁污交叉的措施;
5 通往外部的门应具有自动关闭功能。
5.7.3 手术部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手术室、刷手间、术前准备、术后苏醒、谈话间、换床、护士室、麻醉师办公室、换鞋、男女更衣、男女浴室和卫生间、医用耗材及无菌物品存放、清洗、污物间、污洗间和库房等用房;
2 可设洁净手术室、手术准备室、石膏室、冰冻切片、麻醉器械贮藏、教学、医护休息、男女值班、医护用餐、应急消毒和家属等候等用房。
5.7.3A 负压手术室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并在出入口处设缓冲室,宜设置污物暂存的空间。
5.7.3B 多功能复合手术室需根据复合设备配置,满足空间和荷载要求,并应设置控制室、设备间。多功能复合手术室的防护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5.7.4 手术室平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需要选用手术室平面尺寸,平面尺寸满足功能和设备需求的同时,注重经济性。
2 每2间~4间手术室宜单独设1间刷手间,可设于清洁区走廊内。刷手间不应设门。洁净手术室的刷手间不得和普通手术室共用。每间手术室不得少于2个洗手水龙头,并应采用非手动开关。
5.7.5 推床通过的手术室门,净宽不宜小于1.40m,且宜设置自动启闭装置。手术室可采用天然光源或人工照明,当采用天然光源时,窗洞口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不得大于1/7,并应采取遮阳措施。
5.7.6 手术室内基本设施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片灯或显示屏应设置在手术医生对面墙上;
2 手术台长向宜沿手术室长轴布置,台面中心点宜与手术室地面中心点相对应;
3 净高宜为2.70m~3.00m;
4 设置医用气体终端装置;
5 采取防静电措施;
6 不应有明露管线;
7 吊顶及吊挂件应采取固定措施,吊顶上不应开设人孔;
8 手术室内不应设地漏;
9 手术室区域的缓冲间面积不应小于3㎡。
5.7.7 手术部内的日间手术部宜单独成区,可独立设置换床、术前准备、术后苏醒和洁净品库等用房。
条文说明
5.7.1 大部分新建医院和一些老医院的改造,较多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洁净手术部标准。但目前仍存在着大量的无洁净空调设施的手术室,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类普通手术部在无洁净空调措施情况下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的要求。
5.7.2 手术部在建筑平面中应自成一区,有利于防止其他部门人流、物流的干扰,有利于创造和保持其环境质量。手术部与很多相关部门(如中心供应、血库、病理等)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宜使相关部门联系方便,途径短捷。
手术部设在首层易受到污染与干扰,而高层建筑的顶层又不利于节能和防漏。在大、中型医院中宜与相关部门同层或近层布置;在较小规模医院宜采用独层布置。
手术部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是功能流程合理、洁污流线分明并便于疏散,这样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表2为手术部洁污分区表。

5.7.3 手术部用房可根据手术部的规模及经济条件合理配置,本条内容是手术部最低配置要求。其他根据需要配置。
5.7.3A 必要时,手术部可设置负压手术室,负压手术室出入口处应设准备室作为缓冲室,缓冲室应充分考虑污物暂存所需的空间。
5.7.3B 多功能复合手术室又称作杂交手术室,是可以同时进行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特殊手术室。多功能复合手术室由于不同的复合类型,对空间大小、荷载、分区、供配电、放射防护、电磁防护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复合类型设计。
5.7.4 手术室面积根据不同级别和手术要求不同。一般眼科和肛肠科手术间较小,建议为25㎡~30㎡,腔镜和普通外科手术室为30㎡~40㎡,骨科手术由于C臂机等设备要求,建议为40㎡~45㎡,心脏等需要净化的手术,建议为50㎡~60㎡。从近年发展看,手术室有增大的趋势。刷手间的布置应便于刷手后能以最短距离进入手术室。一般在两个手术室之间设刷手间,内设刷手池。为避免刷手后开门时的污染,不设门。
5.7.5 因手术室不宜采用天然光源,所以即使开窗,也要采用密闭效果较好的窗,并采取有效遮光措施。
5.7.6 为避免污染,手术室内不能设置地漏,为清扫方便其地漏可以设置在污染走廊内。
手术室吊顶上有人孔,不利于维持手术室的清洁无菌,所以检修人孔应设在手术室外,如走廊上。
5.7.7 日间手术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结合手术中心设置。单独设置时按手术部要求设计,结合布置时应独立设置换床、术前准备、术后苏醒和洁净品库。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6 生殖医学中心用房
- 下一节:5.8 放射科用房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医疗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空间量化测算
- 4 选址与总平面
- 4.1 选址
- 4.2 总平面
- 5 建筑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门诊部用房
- 5.3 急诊部用房
- 5.4 感染疾病门诊用房
- 5.5 住院部用房
- 5.6 生殖医学中心用房
- 5.7 手术部用房
- 5.8 放射科用房
- 5.9 磁共振检查室用房
- 5.10 放射治疗科用房
- 5.11 核医学科用房
- 5.12 介入治疗用房
- 5.13 检验科用房
- 5.14 病理科用房
- 5.15 功能检查科用房
- 5.16 内镜科用房
- 5.17 康复医学科用房
- 5.18 输血科(血库)用房
- 5.19 药剂科用房
- 5.20 中心(消毒)供应室用房
- 5.21 营养厨房
- 5.22 洗衣房
- 5.23 太平间
- 5.24 防火与疏散
- 5.25 营养科用房
- 5.26 平急两用空间
- 5.27 其他保障用房
- 6 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
- 6.1 一般规定
- 6.2 给水
- 6.3 排水
- 6.4 热水
- 6.5 饮用水
- 6.6 制剂和医疗用水
- 6.7 消防
- 6.8 污水处理
- 6.9 管材
- 7 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净化用房的通用要求
- 7.3 门诊部
- 7.4 急诊部
- 7.5 住院部
- 7.6 手术部
- 7.7 医技科室
- 7.8 中心(消毒)供应室
- 8 电气
- 8.1 一般规定
- 8.2 电源
- 8.3 安全防护
- 8.4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 8.5 安全设施电源系统
- 8.6 照明设计
- 8.7 防雷、接地与电磁兼容
- 9 智能化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信息设施系统
- 9.3 信息化应用系统
- 9.4 公共安全系统
- 9.5 智能化集成系统
- 9.6 机房工程
- 10 医用气体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气源站房及设备
- 10.3 气体配管
- 10.4 医用气体终端
- 10.5 医用气体监测报警系统
- 11 蒸汽系统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