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厂址选择
4.2.1 厂址选择应对建设规模、原料来源、产品流向、交通运输、供电、供水、场地现有设施、环境保护、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2.2 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2.3 厂址应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选择窝风地段。
4.2.4 工厂选址时,厂外运输方式应根据当地运输条件确定,厂运输方式应满足运输大件设备的要求。
4.2.1 厂址靠近交通线路,既可以减少建设投资,又有利于原料的供应,还可降低运输费用、节省能耗、提高效益。此外,对于供水、供电都有其方便之处。
4.2.2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要求,提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厂址选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厂址选择时,应调查分析每个拟选厂址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种类、场地的稳定性、地基条件和地基承载力等。按照上述两个规范确定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和场地的复杂程度、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来分析拟选厂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作为厂址选择和方案比较的依据。
4.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环字(1986)003号]的要求制订本条规定。
将厂址设在非窝风地带,主要是要使厂区处在良好的自然通风地带,能较快地排除烟气。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4.1 总体规划
- 4.2 厂址选择
- 5 总图运输
- 5.1 一般规定
- 5.2 总平面布置
- 5.3 交通运输
- 5.4 竖向设计
- 5.5 防洪工程
- 5.6 管线综合布置
- 5.7 绿化设计
- 6 原料
- 6.1 一般规定
- 6.2 原料要求及配比
- 6.3 物料平衡
- 7 生产工艺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料储存与制备
- 7.3 配料浇注
- 7.4 静停切割
- 7.5 蒸压养护
- 7.6 成品外观检查及修补
- 7.7 包装与堆放
- 7.8 检测
- 8 电气及自动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变电所
- 8.4 厂区配电线路
- 8.5 车间配电
- 8.6 照明
- 8.7 电气系统接地
- 8.8 生产过程自动化
- 8.9 通信
- 9 建筑与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车间
- 9.3 辅助建筑
- 9.4 构筑物
- 9.5 建筑构造设计
- 9.6 主要结构选型
- 9.7 结构布置
- 9.8 设计荷载
- 9.9 结构计算
- 10 给水与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1 蒸汽动力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用汽
- 11.3 蒸汽源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采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3 辅助生产设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压缩空气站
- 13.3 地磅站
- 13.4 机电维修车间
- 13.5 铝粉(或铝粉膏)库
- 13.6 脱模剂储存间
- 14 节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工艺、装备节能
- 14.3 余热利用及节水设计
- 14.4 节电
- 15 环境保护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废水污染防治
- 15.3 大气污染防治
- 15.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5.5 噪声污染防治
- 15.6 环境保护设施
- 16 职业安全卫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防火与防爆
- 16.3 防机械伤害
- 16.4 防电伤
- 16.5 防雷击
- 16.6 防烫伤
- 16.7 防噪声
- 16.8 防尘
- 附录A 加气混凝土工厂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最低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 附录B 工厂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 附录C 生产车间及辅助建筑最低照度标准
- 附录D 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E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F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