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配料浇注
7.3.1 物料配料应采用计量装置,可采取单一物料计量,亦可采用多种物料累计计量。
7.3.2 计量装置的容量及台数应根据模具规格、物料计量时间、浇注周期等因素综合确定。
7.3.3 配料系统中,粉状物料的输送宜选用管式螺旋输送机,流动性较好的粉状物料宜采用向上角度输送。
7.3.4 粉状物料的计量装置应均匀出料,并应防止水汽进入计量秤。
7.3.5 计量装置出料管与浇注搅拌机入料口连接处应采用软连接。
7.3.6 制备铝粉液时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7.3.7 浇注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定点浇注工艺;
2 应具备调整浇注温度的措施;
3 应具备冲洗浇注搅拌机内部的措施;
4 浇注搅拌机的拔风管宜垂直设置,且拔风管的出口端应设置在室外。
7.3.4 本条规定是为了防止浇注搅拌机内水汽进入计量秤造成出口结料。
7.3.5 采用软连接是为了保证计量准确。
7.3.7 本条对浇筑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
3 本款规定是为了防止搅拌机内部积料。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2 原料储存与制备
- 下一节:7.4 静停切割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4.1 总体规划
- 4.2 厂址选择
- 5 总图运输
- 5.1 一般规定
- 5.2 总平面布置
- 5.3 交通运输
- 5.4 竖向设计
- 5.5 防洪工程
- 5.6 管线综合布置
- 5.7 绿化设计
- 6 原料
- 6.1 一般规定
- 6.2 原料要求及配比
- 6.3 物料平衡
- 7 生产工艺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料储存与制备
- 7.3 配料浇注
- 7.4 静停切割
- 7.5 蒸压养护
- 7.6 成品外观检查及修补
- 7.7 包装与堆放
- 7.8 检测
- 8 电气及自动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变电所
- 8.4 厂区配电线路
- 8.5 车间配电
- 8.6 照明
- 8.7 电气系统接地
- 8.8 生产过程自动化
- 8.9 通信
- 9 建筑与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车间
- 9.3 辅助建筑
- 9.4 构筑物
- 9.5 建筑构造设计
- 9.6 主要结构选型
- 9.7 结构布置
- 9.8 设计荷载
- 9.9 结构计算
- 10 给水与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1 蒸汽动力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用汽
- 11.3 蒸汽源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采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3 辅助生产设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压缩空气站
- 13.3 地磅站
- 13.4 机电维修车间
- 13.5 铝粉(或铝粉膏)库
- 13.6 脱模剂储存间
- 14 节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工艺、装备节能
- 14.3 余热利用及节水设计
- 14.4 节电
- 15 环境保护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废水污染防治
- 15.3 大气污染防治
- 15.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5.5 噪声污染防治
- 15.6 环境保护设施
- 16 职业安全卫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防火与防爆
- 16.3 防机械伤害
- 16.4 防电伤
- 16.5 防雷击
- 16.6 防烫伤
- 16.7 防噪声
- 16.8 防尘
- 附录A 加气混凝土工厂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最低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 附录B 工厂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 附录C 生产车间及辅助建筑最低照度标准
- 附录D 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E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F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