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4 节电
14.4.1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电所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减少配电级数,缩短供电半径,应选择低损节能型变压器;
2 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及运行方式应根据负荷性质确定;
3 供配电系统设计宜采用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无功补偿方式,企业计费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
4 变压器的运行负载率宜为75%~85%;
5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减少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保持变压器三相电流平衡。
14.4.2 电气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合理选择用电设备功率;
2 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3 对于容量较大、无调速要求的设备宜用电机节电器、进相机或电容就地补偿方式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14.4.3 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满足照明质量和视觉效果的要求下宜采用高光效节能灯具;
2 厂区路灯照明宜设置自动控制器,条件允许时可使用太阳能路灯;
3 疏散指示灯、走廊灯等小照度灯具可使用节能型光源。
14.4.1 变电所位置靠近负荷中心,可以减少配电级数,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
14.4.2 合理选择电机容量,使设备接近满载运行,以提高用电设备的效率是节能工作的关键。采用新型高效电机和使用变频器是电机节能的主要方式。对于无调速要求的大功率电机应采用电机节电器、进相机、电容就地无功补偿等设备进行无功补偿,以降低设备能耗。
14.4.3 办公楼楼道还可采用声(温)控开启、延时关闭等技术,以提高节电效果。条件允许时,应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4.3 余热利用及节水设计
 - 下一节:15 环境保护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4.1 总体规划
 - 4.2 厂址选择
 - 5 总图运输
 - 5.1 一般规定
 - 5.2 总平面布置
 - 5.3 交通运输
 - 5.4 竖向设计
 - 5.5 防洪工程
 - 5.6 管线综合布置
 - 5.7 绿化设计
 - 6 原料
 - 6.1 一般规定
 - 6.2 原料要求及配比
 - 6.3 物料平衡
 - 7 生产工艺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料储存与制备
 - 7.3 配料浇注
 - 7.4 静停切割
 - 7.5 蒸压养护
 - 7.6 成品外观检查及修补
 - 7.7 包装与堆放
 - 7.8 检测
 - 8 电气及自动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变电所
 - 8.4 厂区配电线路
 - 8.5 车间配电
 - 8.6 照明
 - 8.7 电气系统接地
 - 8.8 生产过程自动化
 - 8.9 通信
 - 9 建筑与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车间
 - 9.3 辅助建筑
 - 9.4 构筑物
 - 9.5 建筑构造设计
 - 9.6 主要结构选型
 - 9.7 结构布置
 - 9.8 设计荷载
 - 9.9 结构计算
 - 10 给水与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1 蒸汽动力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用汽
 - 11.3 蒸汽源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采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3 辅助生产设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压缩空气站
 - 13.3 地磅站
 - 13.4 机电维修车间
 - 13.5 铝粉(或铝粉膏)库
 - 13.6 脱模剂储存间
 - 14 节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工艺、装备节能
 - 14.3 余热利用及节水设计
 - 14.4 节电
 - 15 环境保护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废水污染防治
 - 15.3 大气污染防治
 - 15.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5.5 噪声污染防治
 - 15.6 环境保护设施
 - 16 职业安全卫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防火与防爆
 - 16.3 防机械伤害
 - 16.4 防电伤
 - 16.5 防雷击
 - 16.6 防烫伤
 - 16.7 防噪声
 - 16.8 防尘
 - 附录A 加气混凝土工厂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最低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 附录B 工厂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 附录C 生产车间及辅助建筑最低照度标准
 - 附录D 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E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F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