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静停切割
7.4.1 坯体养护应采用热室静停工艺,静停室内温度宜为40℃~60℃;静停室净空高度宜为2.0m~2.1m。
7.4.2 加气混凝土板的坯体静停时间不宜小于4h,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坯体静停时间宜符合表7.4.2的规定。
表7.4.2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坯体静停时间(h)
	
7.4.3 静停室模位数量的最小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静停室模位数量的最小值(个);
T——坯体的静停时间(h);
t——浇注周期(min)。
7.4.4 静停室的形式应根据项目场地等情况确定。
7.4.5 静停室内模具的移动宜采用摩擦轮或牵引机,自动化程度低的生产线可采用卷扬机。
7.4.6 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应设置网片插钎、拔钎工位。
7.4.7 切割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切割机的规格应与模具规格匹配;
2 应对坯体实现六面切割;
3 生产加气混凝土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 15762对板材外部形状的加工要求。
7.4.8 切割前后坯体输送设备应根据切割工艺进行选择,运行周期应与切割周期相匹配。
7.4.9 切割工段应配置废料制浆回收系统。
7.4.1 本条规定是为了使加气混凝土料浆在模具内有一个良好的发气膨胀和静置硬化的环境。热室静停工艺可以保证预养窑内温度均衡,并尽可能减少振动。
7.4.2 不同体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静停时间是根据产品干密度级别、硅质材料的品种和细度、钙质材料的品种和用量、浇筑温度、水料比等多种因素确定的。
7.4.3 根据本规范式(7.4.3)计算得出静停室模位数量的最小值,还应根据静停室的形式进行模位数量的最终确定。
7.4.4 静停室分为隧道式和单车单窑式两种形式。单车单窑式可避免静停时模具车移动,同时对坯体切割时机的把握更加灵活,但自动化控制要求高。隧道式的特点是模具从静停室的一端进入,硬化后从另一端顶出,能够让模具在静停窑内连续运行,主要缺点是静停过程中模具车的移动会带来振动,影响坯体气孔的形成,同时不利于人员观察和测试坯体的硬化情况。
7.4.7 切割机的规格应与模具规格匹配是为了避免产生硬化废料。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4.1 总体规划
 - 4.2 厂址选择
 - 5 总图运输
 - 5.1 一般规定
 - 5.2 总平面布置
 - 5.3 交通运输
 - 5.4 竖向设计
 - 5.5 防洪工程
 - 5.6 管线综合布置
 - 5.7 绿化设计
 - 6 原料
 - 6.1 一般规定
 - 6.2 原料要求及配比
 - 6.3 物料平衡
 - 7 生产工艺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料储存与制备
 - 7.3 配料浇注
 - 7.4 静停切割
 - 7.5 蒸压养护
 - 7.6 成品外观检查及修补
 - 7.7 包装与堆放
 - 7.8 检测
 - 8 电气及自动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变电所
 - 8.4 厂区配电线路
 - 8.5 车间配电
 - 8.6 照明
 - 8.7 电气系统接地
 - 8.8 生产过程自动化
 - 8.9 通信
 - 9 建筑与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车间
 - 9.3 辅助建筑
 - 9.4 构筑物
 - 9.5 建筑构造设计
 - 9.6 主要结构选型
 - 9.7 结构布置
 - 9.8 设计荷载
 - 9.9 结构计算
 - 10 给水与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1 蒸汽动力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用汽
 - 11.3 蒸汽源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采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3 辅助生产设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压缩空气站
 - 13.3 地磅站
 - 13.4 机电维修车间
 - 13.5 铝粉(或铝粉膏)库
 - 13.6 脱模剂储存间
 - 14 节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工艺、装备节能
 - 14.3 余热利用及节水设计
 - 14.4 节电
 - 15 环境保护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废水污染防治
 - 15.3 大气污染防治
 - 15.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5.5 噪声污染防治
 - 15.6 环境保护设施
 - 16 职业安全卫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防火与防爆
 - 16.3 防机械伤害
 - 16.4 防电伤
 - 16.5 防雷击
 - 16.6 防烫伤
 - 16.7 防噪声
 - 16.8 防尘
 - 附录A 加气混凝土工厂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最低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 附录B 工厂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 附录C 生产车间及辅助建筑最低照度标准
 - 附录D 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E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F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