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3 沉管法管节结构防水
9.3.1 管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侧墙内外温差,防止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9.3.2 管节混凝土结构宜设全包外防水层:底板可采用钢板、带键的PVC塑料板、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等;侧墙与顶板可采用喷涂型聚脲、喷涂型橡胶沥青、聚氨酯、聚合物水泥等防水涂料以及自粘性防水卷材。顶板和顶折板处应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宜根据各自特性考虑保护措施。
9.3.3 管节、节段之间的接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施工缝接缝面应凿毛或涂混凝土界面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平施工缝接缝面尚需用水泥砂浆接浆;
2 混凝土垂直施工缝宜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预埋式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中的一种材料组成双道防水措施。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宜采用钢板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式注浆管中的两种材料组成双道防水措施。水平、垂直施工缝的防水材料应形成“十”字型搭接。
3 端钢壳与混凝土施工缝中宜设置止水钢片、遇水膨胀止水材料、预埋式注浆管形成多道防水线。端钢壳所设防水材料应与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材料形成搭接。
4 管节最终接头采用刚性连接时,接缝处宜设置预埋式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缝面涂布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管节最终接头采用柔性连接时,宜设置中埋式止水带与OMEGA橡胶止水带。
5 节段间的变形缝宜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OMEGA橡胶止水带等形成多道防水线;同时宜根据制作工艺,在变形缝迎水面设置喷涂型聚脲或喷涂型橡胶沥青等全包外防水涂料。
9.3.4 管节接头应采用GINA橡胶止水带与OMEGA橡胶止水带形成双道防水措施。
9.3.5 管节接头的GINA橡胶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力及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形量,确定GINA橡胶止水带的断面构造形式、断面尺寸、压力与压缩变形的性能要求;
2 GINA橡胶止水带的材质宜为天然橡胶或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的混练胶等;橡胶材料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表9.3.5的要求;
注:根据管节接头承受的水压及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形量,GINA橡胶止水带的硬度及其它指标可作相应调整。
3 GINA橡胶止水带的固定宜采用卡箍或穿孔方式。
9.3.6 管节接头的OMEGA橡胶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力、三向位移的估算值、抗老化等要求确定OMEGA橡胶止水带的断面尺寸形式、适应变形能力的要求;
2 OMEGA橡胶止水带的材质宜为丁苯橡胶。橡胶材料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表9.3.6的要求;
3 OMEGA橡胶止水带安装后,必须进行检漏测试。检漏标准为:在接头底面最大水压加5m安全水压下,止水带不渗漏。
9.3.7 对管节接头端钢壳、接头连接件、钢拉索及其紧固件、GINA橡胶止水带和OMEGA橡胶止水带的金属紧固件等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9.3.2 管节混凝土结构宜设全包外防水层:底板可采用钢板、带键的PVC塑料板、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等;侧墙与顶板可采用喷涂型聚脲、喷涂型橡胶沥青、聚氨酯、聚合物水泥等防水涂料以及自粘性防水卷材。顶板和顶折板处应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宜根据各自特性考虑保护措施。
9.3.3 管节、节段之间的接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施工缝接缝面应凿毛或涂混凝土界面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平施工缝接缝面尚需用水泥砂浆接浆;
2 混凝土垂直施工缝宜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预埋式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中的一种材料组成双道防水措施。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宜采用钢板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式注浆管中的两种材料组成双道防水措施。水平、垂直施工缝的防水材料应形成“十”字型搭接。
3 端钢壳与混凝土施工缝中宜设置止水钢片、遇水膨胀止水材料、预埋式注浆管形成多道防水线。端钢壳所设防水材料应与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材料形成搭接。
4 管节最终接头采用刚性连接时,接缝处宜设置预埋式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缝面涂布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管节最终接头采用柔性连接时,宜设置中埋式止水带与OMEGA橡胶止水带。
5 节段间的变形缝宜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OMEGA橡胶止水带等形成多道防水线;同时宜根据制作工艺,在变形缝迎水面设置喷涂型聚脲或喷涂型橡胶沥青等全包外防水涂料。
9.3.4 管节接头应采用GINA橡胶止水带与OMEGA橡胶止水带形成双道防水措施。
9.3.5 管节接头的GINA橡胶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力及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形量,确定GINA橡胶止水带的断面构造形式、断面尺寸、压力与压缩变形的性能要求;
2 GINA橡胶止水带的材质宜为天然橡胶或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的混练胶等;橡胶材料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表9.3.5的要求;
3 GINA橡胶止水带的固定宜采用卡箍或穿孔方式。
9.3.6 管节接头的OMEGA橡胶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力、三向位移的估算值、抗老化等要求确定OMEGA橡胶止水带的断面尺寸形式、适应变形能力的要求;
2 OMEGA橡胶止水带的材质宜为丁苯橡胶。橡胶材料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表9.3.6的要求;
9.3.7 对管节接头端钢壳、接头连接件、钢拉索及其紧固件、GINA橡胶止水带和OMEGA橡胶止水带的金属紧固件等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9.2 盾构法衬砌结构防水
- 下一节:9.4 明挖法现浇结构防水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程条件调查
- 3.1 一般规定
- 3.2 前期资料搜集
- 3.3 自然地理条件调查
- 3.4 岩土工程勘察
- 3.5 工程建设环境调查
- 4 总体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工程总体设计
- 5 建筑限界
- 5.1 一般规定
- 5.2 建筑限界
- 6 路线
- 6.1 一般规定
- 6.2 平面设计
- 6.3 纵断面设计
- 7 隧道建筑
- 7.1 一般规定
- 7.2 隧道横断面布置
- 7.3 隧道运营设备纵向综合布置
- 7.4 工作井建筑
- 7.5 自然光过渡建筑
- 7.6 附属用房及设施
- 8 工程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
- 8.3 建筑材料
- 8.4 盾构段隧道结构
- 8.5 沉管段隧道结构
- 8.6 明挖现浇段结构
- 8.7 结构抗震
- 8.8 结构耐久性
- 9 工程防水
- 9.1 一般规定
- 9.2 盾构法衬砌结构防水
- 9.3 沉管法管节结构防水
- 9.4 明挖法现浇结构防水
- 10 通风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标准
- 10.3 隧道通风
- 10.4 隧道需风量
- 10.5 风道、风井、风机房
- 10.6 隧道附属工程通风与空调
- 10.7 通风控制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系统
- 11.3 排水系统
- 12 照明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入口段照明
- 12.3 过渡段照明
- 12.4 中间段照明
- 12.5 出口段照明
- 12.6 光过渡段的处理
- 12.7 洞外引道照明
- 12.8 光源和灯具
- 12.9 照明配电及控制
- 13 供配电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降压变电所
- 13.3 电线电缆
- 13.4 动力设备
- 13.5 接地和防雷
- 14 弱电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综合监控
- 14.3 通信
- 14.4 电源、接地及防雷
- 14.5 线缆及敷设
- 15 隧道路面铺装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复合式路面
- 16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 16.1 一般规定
- 16.2 标志
- 16.3 标线
- 16.4 交通信号、安全设施
- 17 隧道防灾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建筑防火
- 17.3 疏散通道
- 17.4 消防给水和灭火装置
- 17.5 防烟和排烟设施
- 17.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17.7 防灾通信
- 17.8 防灾用电与应急照明
- 18 兼顾人民防空
- 18.1 一般规定
- 18.2 建筑
- 18.3 结构验算
- 18.4 通风
- 18.5 给水、排水
- 18.6 电气
- 18.7 平战功能转换
- 19 运营管理中心
- 19.1 一般规定
- 19.2 建筑
- 19.3 结构
- 19.4 给排水、消防
- 19.5 通风、空调
- 19.6 供电、照明
- 19.7 弱电系统要求
- 20 装修与景观
- 20.1 一般规定
- 20.2 隧道侧墙装饰
- 20.3 防火内衬
- 20.4 装修材料的选择
- 20.5 隧道外景观设计
- 21 环境保护
- 21.1 一般规定
- 21.2 噪声污染防治
- 21.3 大气污染防治
- 21.4 水污染防治
- 22 节约能源
- 22.1 一般规定
- 22.2 通风节能
- 22.3 照明节能
- 22.4 给排水节能
- 22.5 供电节能
- 22.6 其他节能措施
- 23 隧道保护、监测
- 23.1 一般规定
- 23.2 隧道保护要求
- 23.3 隧道监测要点
- 附录A 盾构段浅埋圆形隧道外部水土荷载计算
- 附录B 自由变形的弹性匀质圆环内力计算表
- 附录C 管节干舷高度与定倾高度计算
- 附录D 地层抗力系数参考表
- 附录E 错缝拼装时弯矩、轴力的纵向传递
- 附录F 双线隧道盾构始发井内净尺寸及深度
- 附录G 车辆有害气体排放量计算因子
- 附录H 隧道洞口天空面积百分比参考表
- 附录J 隧道内主体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试验的标准升温曲线和耐火极限判定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