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3 排水系统


11.3.1  隧道排水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污、废水的性质,并结合室外市政排水体制确定;
    2 隧道冲洗废水、结构渗漏水、消防废水及引道段的雨水应分类集中,雨水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合流管网,废水应排入污水管网或合流管网。
11.3.2  排水量标准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冲洗和消防废水排水量与其用水量相当;
    2 结构渗入水排水量按每天0.1L/m2计;
    3 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
    4 隧道引道段设计暴雨重现期P按50年计,坡面集水时间t按公式(11.3.2-1)计算,上海地区的暴雨强度q按公式(11.3.2-2)计算,并应采用校核公式(11.3.2-3)进行复核,选取大值进行规划和工程设计:
    5 隧道引道段雨水设计流量按公式11.3.2-4计算:
11.3.3  排水泵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敞开段雨水泵房宜靠近洞口设置,雨水泵房的设计规模应按雨水计算流量的1.2倍确定,泵房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设计选用的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量,并应满足水泵的安装检修要求;
    2 雨水泵房内应设置备用泵,且水泵总数不宜少于3台;
    3 废水泵房排水量按消防水量计,宜设置备用泵,废水泵宜选用带自耦及反冲洗装置的潜水排污泵;
    4 盾构法隧道工作井废水泵房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设计选用最大一台泵15min的出水量;
    5 盾构法隧道最低点废水泵房集水池应满足水泵的安装、检修、运行要求,其有效容积不得小于设计选用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量,水泵扬程宜按直接接入市政管网的压力计,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逐级提升、接力排出的方式,纳入市政排水管网。
    6 通过侧墙门洞与隧道相通的外连泵房,其内地坪应高出连接处隧道路拱标高250mm~300mm。
11.3.4  排水泵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雨、废水泵应采用水位自动控制、就地手动和中控室遥控,中控室内应能显示水泵的运行、手/自动、故障等状态及液位信息;
    2 小型废水泵应采用水位自动控制和就地手动,中控室应能显示其工作状态;
    3 设备控制箱的设备接口规格、通信规约应与综合监控系统接口要求相互匹配。
11.3.5  给排水泵供电应按一级负荷设计,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
11.3.6  隧道内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内雨水、废水压力排水管应设置固定支架;
    2 隧道内雨、废水由泵提升后就近排出隧道,必须经地面压力窨井后再纳入市政排水管道;
    3 隧道内压力排水管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镀锌钢管。
11.3.7  隧道内排水收集系统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与地面道路交接处应设置高出周边路面不小于300mm的驼峰;隧道与高架道路交接处应设置截水设施;
    2  隧道敞开段雨水和隧道内渗漏水、冲洗废水及消防废水可采用边沟、横截沟或管道收集;
    3  隧道洞口拦截雨水的横截沟不宜少于二道,且在路侧位置宜互相连通;
    4  设置在车道上的排水横截沟盖板应考虑防跳起构造设计,宜采用盖板和盖座整体浇铸的一体化结构排水沟;
    5  隧道路面应设纵向排水边沟,排水边沟的坡度应与道路路面纵坡一致。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道路隧道设计标准 DG/TJ08-2033-2017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手机APP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