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成形系统
7.3.1 成形工艺设备、氮氢保护气体系统、冷却系统等设计应满足浮法工艺、生产规模、产品品种及质量的要求。
7.3.2 锡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锡槽结构型式和主要尺寸应满足玻璃液在锡槽内形成平整的玻璃带,并应冷却到由辊道托起进入退火窑的工艺条件;
2 锡槽设计应满足运行时槽压在30Pa~50Pa的要求;
3 锡槽保温设计应根据成形工艺的特性配材;
4 锡槽槽体各部位耐火材料配置应符合窑龄和玻璃质量的设计要求;
5 锡槽电加热装机功率和电加热区数量应符合成形工艺要求,每区电加热应有单独的功率调控装置;
6 锡槽电加热元件宜选三相硅碳棒;
7 锡槽钢结构设计应保证槽体在升温和降温时的强度、平整度和密闭性,并应与锡槽前后端连接设备协调一致;
8 锡槽槽底必须设置防止锡液渗漏的冷却设施。
7.3.3 成形系统应配备生产时必需的工艺设备及装置。
7.3.4 氮氢保护气体系统应设置氮氢流量比例控制系统。
7.3.5 锡槽工艺参数的检测与控制应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7.3.6 锡槽冷却风系统应设有备用风机,冷却风投入运行后不得中断,锡槽底层还应备有水冷设施。
7.3.2 本条规定了锡槽的设计要求。
1 玻璃液进入锡槽内的成形温度为1050℃左右,出锡槽的温度为600℃左右。
2 锡槽槽压要求是根据锡槽特性和玻璃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国内现有生产厂的经验提出的。
8 本款为强制性条款。由于锡槽中盛有熔点低、渗透性强的锡液,生产时锡槽底壳温度高于锡的熔点温度,易发生漏锡事故,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所以锡槽槽底必须设置防止锡液渗漏的冷却设施。
7.3.3 成形工艺必需配套的设备及装置有:玻璃液流量调节控制装置、密封箱、过渡辊台、拉边机、锡液扒渣机、冷却器等。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设计规模
- 3.2 设计依据
- 3.3 设计要求
- 4 厂址选择与厂区总体规划
- 4.1 厂址选择
- 4.2 厂区总体规划
- 5 总图运输
- 5.1 一般规定
- 5.2 总平面布置
- 5.3 交通运输
- 5.4 竖向设计
- 5.5 管线综合布置
- 6 原料
- 6.1 原料的选择与品质要求
- 6.2 玻璃成分和配料
- 6.3 工艺设备选型
- 6.4 工艺流程及布置
- 7 浮法联合车间
- 7.1 一般规定
- 7.2 熔化系统
- 7.3 成形系统
- 7.4 退火系统
- 7.5 冷端系统
- 7.6 碎玻璃系统
- 7.7 成品包装与储存
- 7.8 车间工艺布置
- 8 燃料
- 8.1 一般规定
- 8.2 重油
- 8.3 天然气
- 8.4 发生炉煤气
- 8.5 焦炉煤气
- 8.6 其他燃料
- 9 供气
- 9.1 一般规定
- 9.2 高纯氮气与氧气制备
- 9.3 高纯氢气制备
- 9.4 压缩空气
- 10 电气
- 10.1 负荷分级及供配电系统
- 10.2 变(配)电所
- 10.3 车间电力设备和电气配线
- 10.4 电气照明
- 10.5 电力线路敷设
- 10.6 建筑防雷
- 10.7 通信系统
- 11 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
- 11.1 生产过程自动化
- 11.2 配料称量系统的检测和控制
- 11.3 熔化系统的检测和控制
- 11.4 成形系统的检测和控制
- 11.5 退火系统的检测和控制
- 11.6 冷端系统的控制
- 11.7 辅助生产系统的检测和控制
- 11.8 仪表用电源和气源
- 11.9 控制室
- 12 给水与排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给水
- 12.3 排水
- 13 余热利用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生活、生产类余热设备
- 13.3 发电类余热设备
- 14 采暖、通风、除尘、空气调节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采暖
- 14.3 通风
- 14.4 除尘
- 14.5 空气调节
- 15 建筑与结构
- 15.1 一般规定
- 15.2 主要车间
- 15.3 辅助车间
- 15.4 构筑物
- 15.5 特殊地基及防排水处理
- 16 其他生产设施
- 16.1 中心实验室
- 16.2 维修车间
- 16.3 集装器具的维修
- 17 环境保护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大气污染防治
- 17.3 废水污染防治
- 17.4 噪声污染防治
- 17.5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7.6 环境监测
- 18 节能
- 18.1 一般规定
- 18.2 生产过程节能
- 18.3 电气及自动控制节能
- 18.4 总图与建筑的节能
- 18.5 辅助设施的节能
- 18.6 能源计量器具
- 19 职业健康安全
- 19.1 一般规定
- 19.2 防火、防爆
- 19.3 防电、防雷
- 19.4 防机械、玻璃伤害
- 19.5 防尘、防有害气体和其他伤害
- 19.6 防暑降温及采暖防寒
- 19.7 噪声控制
- 19.8 辅助用房
- 附录A 地下管道之间的间距要求
- 附录B 胶带输送机通廊净宽尺寸
- 附录C 采暖计算温度
- 附录D 机械通风换气次数
- 附录E 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 附录F 主要车间楼面、地面荷载标准值
- 附录G 厂区各类地点的噪声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