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7.4 车辆检修设施
27.4.1 车辆检修设施应包括定修库、大架修库、临修库、不落轮镟轮库、列车吹扫设施和辅助生产房屋及设施,并应根据其功能和检修工艺要求设置,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修段应设定修库、临修库,并应根据需要设不落轮镟轮库及相应线路和辅助生产房屋;
2 大架修段除应设置定修段各种生产房屋外,尚应根据车辆检修要求设大架修架落车库、检修库、静调库和转向架、电机、电器、钩缓、受电弓、空调、制动及蓄电池等部件检修分间,并应根据需要设油漆库。
27.4.2 车辆段的定修库、大架修库和临修库均不应设置接触网或接触轨供电。定修段需在定修库内进行升弓调试作业时,应在库端设移动接触网。
27.4.3 定修库规模应根据定修工作量和检修时间计算确定。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辆定修宜采用定位作业,列位的长度可按单元车解钩的作业设计;
2 定修列位宜设通长宽型检查坑,股道内侧坑深宜为1.3m~1.5m,坑内应有排水设施。股道外侧检查坑宽宜按车辆宽度加1.0m设计,坑深宜为0.8m~1.0m;
3 定修库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27.3.14的有关规定;
4 定修库长度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Ldk=L+Nd×1+16 (27.4.3)
式中:Ldk——定修库计算长度(m);
Nd——列车单元数;
1——列车单元解钩后车钩检修作业所需距离(m);
16——定修库设计附加长度(m)。
27.4.4 临修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临修列位应设检查坑,坑深宜为1.3m~1.5m,检查坑内应有安全照明和排水设施;
2 库内股道两侧应根据架车作业的需要设置块状或条状架车基础;
3 临修库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27.3.14的有关规定;
4 临修库长度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Llk=L+Lz+20 (27.4.4)
式中:Llk——临修库计算长度(m);
Lz——转向架长度(m);
20——临修库设计附加长度(m)。
27.4.5 静调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静调库的长度、宽度和检查坑的设计可按定修库设计;
2 库内应设调试用的外接电源设备;
3 采用接触网供电系统的静调线应设接触网供电,库前应设隔离开关;
4 静调库应设局部单侧车顶作业平台及安全防护设施;
5 宜在静调线上设车辆轮廓检测装置。线路应为零轨。
27.4.6 架修库和大修库的规模应根据各修程的检修作业量、检修时间计算确定。厂房的布置和尺寸应根据厂房组合形式确定,并应满足工艺流程和检修作业的要求。
27.4.7 定修库、临修库、架修库和大修库均应设电动桥式或梁式起重机和必要的搬运设备。起重机的起重量应满足工艺和检修作业的要求;起重机走行轨的高度应根据车辆高度、架车方式、架车高度、车顶作业要求和起重机的结构尺寸计算确定。
27.4.8 临修库、架修库和大修库均应根据作业要求设架车设备。架修库和大修库应根据作业需要选用地下式固定架车机组或其他形式的架车设备。临修库可选用移动式架车机。
27.4.9 各种检修库的库前股道宜设有一段平直线路,其长度应满足车辆进出库时车辆外侧各部距库门净距不小于150mm的要求。
27.4.10 镟轮库及其线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镟轮库及其线路应结合总工艺流程和厂房组合情况合理布置,可单独设置,也可与检修厂房合并设置;当镟轮库与其他检修厂房合并设置时,宜以实体隔墙隔开;
2 镟轮库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安装和镟轮作业的需要;
3 北方寒冷地区镟轮库应设有供暖设施;
4 镟轮库宜根据设备检修及安装要求设置起重设备;
5 镟轮线的有效长度,应满足列车所有车辆的轮对镟修工作的要求,设备前后应有一辆车长度的直线段;
6 镟轮线应根据作业的需要配置公铁两用车或其他牵引设备。
27.4.11 车辆段应配备调车机车和调机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调车机车的台数应能满足段内调车作业的需要,并应有一台备用机车;
2 调机的牵引能力应满足牵引远期一列车在空载状态下通过全线最大坡度地段的要求;
3 调机库的规模应按远期配备调车机车台数确定,库内宜有一个台位的检查坑,库内应根据作业需要设一台2t单梁起重机和必要的检修设施;
调机库长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有检修作业时,其库长宜增加7m:
Lnk=(Ln+2)·Nn+(Nn-1)×4+7 (27.4.11)
式中:Lnk——调机库计算长度(m);
(Ln+2)——调机长度加停车误差2m(m);
Nn——每条线停放调机台数;
4——两调机检修台位之间通道宽度(m);
7——调机台位距车库前后横向通道宽(m)。
27.4.12 车辆段应设试车线,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试车线的有效长度应根据车辆性能和技术参数及试车综合作业要求计算确定。试车线两端应设缓冲滑动式车挡;
2 试车线应为平直线路,困难时线路端部可根据该线段的试车速度设置适当的曲线。试车线的其他技术标准应与正线标准应一致;
3 试车线宜在适当位置设置检查坑和试车设备房屋,试车线检查坑长度不应小于1/2列车长度加5m,检查坑深度应为1.2m~1.5m,坑内应有照明和良好的排水设施;
4 试车线应根据列车的供电方式设接触网或接触轨供电,并应单独设隔离开关。
27.4.13 车辆段应设吹扫设施,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吹扫设施宜包括吹扫线、吹扫作业平台和吹扫设备;吹扫作业平台应设有防护栏,平台的结构尺寸,应根据车辆结构和作业要求确定;
2 吹扫设备应根据吹扫作业的要求选用成熟可靠产品,并应根据作业和设备的要求配备辅助生产房屋;
3 北方严寒地区或设备有要求时应设吹扫库,其他地区可设吹扫棚或按露天设计。北方寒冷地区的吹扫库应有供暖设施;
4 吹扫库(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根据吹扫作业要求确定。
27.4.14 油漆库应设置通风设备,并应采取消防和环保措施。库内电气设备均应符合防爆要求。
27.4.15 大、架修段转向架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转向架间应毗邻架修库设置,并应设有转向架和轮对等零部件的检修、清洗、试验和探伤设备;
2 转向架间规模和检修台位应根据转向架检修任务量、作业方式和检修时间计算确定;
3 转向架间内应设10t电动桥式起重机;
4 转向架间内或附近应设轮对存放间存放备用轮对和待修轮对。备用轮对的数量不应小于同时检修车辆所需轮对的2倍;待修轮对存放数量可根据本段轮对加工能力确定;
5 轮对存放间内应设不小于2t的电动起重机。
27.4.16 大、架修段电机间应邻近转向架间设置,间内应根据作业需要配备电机分解、检测、清洗和组装设备,以及必要的起重运输设备,其中电机试验间与其电源应毗邻设置,并应采取降噪、隔声措施。有条件时,电机可外委专业工厂检修。
27.4.17 定修段应配置备用转向架存放场地,其存放数量应根据定修、临修任务量确定。
27.4.18 车辆段蓄电池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蓄电池间的规模应满足地铁车辆蓄电池检修和充电需要,并宜根据需要承担段内调车机车、工程车、蓄电池运搬车和汽车的蓄电池检修和充电;
2 蓄电池间应设有电源室、蓄电池检修室、充电室、药品储存室和值班室;
3 检修室和充电室应有通风、给排水设施;
4 酸性蓄电池充电室应为防酸地面,并应与其他房屋隔断和采取防爆措施。
27.4.19 车辆段电器间、制动间和空调检修间,应根据其作业要求配备相应的检修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
27.4.20 车辆段应设材料、备品仓库,并应配备起重和运输设备。
定修段只承担车辆的定修和临修任务,设了定修库、临修库和辅助生产房屋。根据国内地铁检修的经验,定修采用整列固定作业方式,作业日趋简单,在定修段可不单独设静调库,在定修库内增设调试外接电源设备,静调作业可在定修列位完成,还可减少转线调车作业。
架修和大修车辆段除设有大架修检修库库、临修库和辅助生产分间外,通常尚应设静调库。
27.4.2 车辆段的定修库、大架修库和临修库是车辆定期检修作业场所,人员较集中,车顶、车下都有作业,为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条文规定定修库、大架修库和临修库均不应设接触网或接触轨供电。
车辆经定期检修后需进行静调作业,可在静调库完成,对于定修段的静调作业,通常利用静调列位完成,由于不单独设静调库,需在库内进行升弓调试作业时,应在库端设移动接触网。
27.4.3 第4款 定修库长度计算公式(27.4.3)中,定修库设计附加长度16m,包括检修列位前后距车库前后端墙的通道各5m(距车库端墙轴线的实际距离为5.5m)、列车首尾车钩检修作业长度各1m和检查坑两端阶梯踏步长度各1.5m的总和。
27.4.4 临修库长度计算公式(27.4.4)中,临修库设计附加长度20m,包括检修列位前后距车库前后端墙的通道各约5m(距车库端墙轴线的实际距离为5.5m)、临修作业考虑推出一个转向架进行换轮作业的长度6m和检查坑两端阶梯踏步长度各1.5m的总和,其中转向架换轮作业长度考虑分解后轮对与转向架构架之间各1m,轮对与车体之间间距各2m。
27.4.5 第1款 静调库长度、宽度和检查坑的设计原则与定修库相同;
第2款 静调库内应设外接电源设备,其电压与接触网网压相同;
第3款 接触网供电系统的静调线应设接触网供电,库前应设隔离开关;
第4款 静调库应设局部单侧车顶作业平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5款 设车辆轮廓检测装置以便对检修后的车辆进行外形轮廓尺寸检查。线路为零轨,是车辆轮廓检测作业的要求,零轨线路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车辆轮廓检测装置前后的平直线路长度不应小于一个单元车的长度加一台调车机车的长度。有条件时,平直线路轨道内侧加装护轮轨;
2)车辆轮廓检测装置前后各一辆车长度范围内的轨道精度要求:
① 轨距:14350-2;
② 轨道水平及高程:左右两钢轨水平及高程允许偏差均不超过1mm;
③ 轨道水平方向在18m范围内,无超过1mm的三角坑;
④ 轨道方向:直线段用10m弦量,允许偏差为1mm;
⑤ 轨顶高低差:用10m弦量不超过1mm。
27.4.6 地铁车辆的架修和大修是车辆检修的高修程检修,均需架车检修。车辆架修和大修的检修方式和工艺流程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不断更新和发展,其厂房的组合和布置也存在着多种方案,因而很难对架、大修厂房的尺寸作出具体规定。这里仅强调一点,应满足工艺流程和检修作业的要求。
架(大)修车辆段一般都同时配置定修库、临修库,通常大都把各种车库组合成检修联合厂房。
27.4.7 对定修库、架修库、大修库和临修库设置起重设备,起重机的选型和技术参数应满足工艺和检修作业要求。
27.4.8 对临修库、架修库和大修库设置架车设备提出设计原则;定修作业通常不考虑架车作业。
27.4.9 库前平直线段的要求主要是考虑避免车辆通过弯道进入车库时,车辆中心线偏离车库大门中心线造成安全事故。条文提出车辆进出库时,车辆外侧各部分距车库大门内框净距不应小于150mm的要求,以保证安全。同时库前平直线段也可避免线路弯道进入库前平过道,便于施工和维修。
27.4.10 镟轮库设计,条文提出六点技术要求,其中第6点为简化做轮设备制造,保证生产安全,链轮库(线)不供电,罐轮线应配置公铁两用车或其他牵引设备。
27.4.11 调车机车和调机库设计为充分利用设备能力,调车机车平时用于车辆段内的调车作业,当列车在沿线发生故障时,有条件时可利用调车机进行救援,故调车机车的牵引能力应满足牵引一列空车在空载状态下通过全线最大坡度地段的要求。
27.4.12 试车线设计
第1款 试车线为车辆定修、架修、大修等定期检修和重大临修后的列车或新购列车验收时进行全面动态性能检测而设,试车线的长度主要与列车的性能,包括运行速度、制动性能和参数以及试车综合作业要求有关,各种参数应根据车辆技术条件为依据。
第2款 试车线设为平直线路对试车作业有利,但往往受地形条件限制不可能全长都做成直线,允许线路端部有部分曲线,曲线半径和长度应根据试车时该线段的速度要求。
试车线使用频率较低,且试车作业一般都是在空车状态下进行,试车线的技术标准除平面曲线和坡度外,其他技术标准宜与车场线标准一致,方便施工和维修。
第3款 试车线检查坑长度不小于列车长度的1/2加5m,主要考虑节省投资。列车进检查坑作业分两次进行,增加5m长度考虑了列车停车误差和检查坑两端阶梯踏步长度,方便作业。
试车线通常为露天设置,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27.4.13 列车吹扫设施设计
吹扫设施宜包括吹扫线、吹扫作业平台和吹扫设备,条文明确列车吹扫设施主要用于列车进行定期检修前,对车辆走行部分、车底架和车底悬挂设备的外部进行除尘吹扫,以改善库内检修作业的劳动条件。
27.4.14 油漆库的作业将产生漆雾和大量粉尘,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容易引起火灾,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减少对厂区环境的污染、避免火灾,条文强调设置通风设备,采取消防和环保措施,并对电气设备提出防爆要求。
27.4.15 为方便作业、缩短转向架走行距离,转向架检修间应毗邻大、架修库设置;定修段不设转向架检修间,必要时可设备用轮对存放场地。
转向架车间内设10t电动桥式起重机,其起重量考虑目前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实际重量已超过5t。
备用良好的轮对存放数量不应小于同时进行架修车辆所需轮对的2倍,主要考虑采用互换修,以提高生产效率。
27.4.20 车辆段的材料、备品仓库为段内储备车辆检修常用材料、零配件的小型仓库,材料、备品来源于本车辆基地物资总库或分库,通常设于检修车间内。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27.3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 下一节:27.5 车辆段设备维修与动力设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运营组织
- 3.1 一般规定
- 3.2 运营规模
- 3.3 运营模式
- 3.4 运营配线
- 3.5 运营管理
- 4 车辆
- 4.1 一般规定
- 4.2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 4.3 车体
- 4.4 转向架
- 4.5 电气系统
- 4.6 制动系统
- 4.7 安全与应急设施
- 5 限界
- 5.1 一般规定
- 5.2 基本参数
- 5.3 建筑限界
- 5.4 轨道区设备和管线布置原则
- 6 线路
- 6.1 一般规定
- 6.2 线路平面
- 6.3 线路纵断面
- 6.4 配线设置
- 7 轨道
- 7.1 一般规定
- 7.2 基本技术要求
- 7.3 轨道部件
- 7.4 道床结构
- 7.5 无缝线路
- 7.6 减振轨道结构
- 7.7 轨道安全设备及附属设备
- 8 路基
- 8.1 一般规定
- 8.2 路基面及基床
- 8.3 路堤
- 8.4 路堑
- 8.5 路基支挡结构
- 8.6 路基排水及防护
- 9 车站建筑
- 9.1 一般规定
- 9.2 车站总体布置
- 9.3 车站平面
- 9.4 车站环境设计
- 9.5 车站出入口
- 9.6 风井与冷却塔
- 9.7 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和站台门
- 9.8 车站无障碍设施
- 9.9 换乘车站
- 9.10 建筑节能
- 10 高架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结构刚度限值
- 10.3 荷载
- 10.4 结构设计
- 10.5 构造要求
- 10.6 车站高架结构
- 11 地下结构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荷载
- 11.3 工程材料
- 11.4 施工方法的确定
- 11.5 结构形式及衬砌
- 11.6 结构设计
- 11.7 构造要求
- 11.8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
- 11.9 地下结构设计的安全风险控制
- 12 工程防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 12.3 防水层
- 12.4 高架结构防水
- 12.5 明挖法施工的地下结构防水
- 12.6 矿山法施工的隧道防水
- 12.7 细部构造防水
- 12.8 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防水
- 12.9 沉管法施工的隧道防水
- 13 通风、空调与供暖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地下线段的通风、空调与供暖
- 13.3 高架、地面线段的通风、空调与供暖
- 13.4 其他
- 14 给水与排水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给水
- 14.3 排水
- 14.4 车辆基地给水与排水
- 14.5 给排水设备监控
- 15 供电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变电所
- 15.3 牵引网
- 15.4 电缆
- 15.5 动力与照明
- 15.6 电力监控
- 15.7 杂散电流防护与接地
- 16 通信
- 16.1 一般规定
- 16.2 传输系统
- 16.3 无线通信系统
- 16.4 公务电话系统
- 16.5 专用电话系统
- 16.6 视频监视系统
- 16.7 广播系统
- 16.8 时钟系统
- 16.9 办公自动化系统
- 16.10 电源系统及接地
- 16.11 集中告警系统
- 16.12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
- 16.13 公安通信系统
- 16.14 通信用房要求
- 17 信号
- 17.1 一般规定
- 17.2 系统要求
- 17.3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 17.4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 17.5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
- 17.6 车辆基地信号系统
- 17.7 其他
- 18 自动售检票系统
- 18.1 一般规定
- 18.2 系统构成
- 18.3 系统功能
- 18.4 票制、票务管理模式
- 18.5 设备选型、配置及布置原则
- 18.6 供电与接地
- 18.7 系统接口
-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9.1 一般规定
- 19.2 系统组成及功能
- 19.3 消防联动控制
- 19.4 火灾探测器与报警装置的设置
- 19.5 消防控制室
- 19.6 供电、防雷与接地
- 19.7 布线
- 20 综合监控系统
- 20.1 一般规定
- 20.2 系统设置原则
- 20.3 系统基本功能
- 20.4 硬件基本要求
- 20.5 软件基本要求
- 20.6 系统性能指标
- 20.7 其他
- 2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 21.1 一般规定
- 21.2 系统设置原则
- 21.3 系统基本功能
- 21.4 硬件设备配置
- 21.5 软件基本要求
- 21.6 系统网络结构与功能
- 21.7 布线及接地
- 22 乘客信息系统
- 22.1 一般规定
- 22.2 系统功能
- 22.3 系统构成及设备配置
- 22.4 系统接口
- 22.5 供电与接地
- 22.6 布线
- 23 门禁
- 23.1 一般规定
- 23.2 安全等级和监控对象
- 23.3 系统构成
- 23.4 系统功能
- 23.5 设备安装要求
- 23.6 系统接口
- 24 运营控制中心
- 24.1 一般规定
- 24.2 工艺设计
- 24.3 建筑与装修
- 24.4 布线
- 24.5 供电、防雷与接地
- 24.6 通风、空调与供暖
- 24.7 照明与应急照明
- 24.8 消防与安全
- 25 站内客运设备
- 25.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 25.2 电梯
- 25.3 轮椅升降机
- 26 站台门
- 26.1 一般规定
- 26.2 主要技术指标
- 26.3 布置与结构
- 26.4 运行与控制
- 26.5 供电与接地
- 27 车辆基地
- 27.1 一般规定
- 27.2 车辆段与停车场的功能、规模及总平面布置
- 27.3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 27.4 车辆检修设施
- 27.5 车辆段设备维修与动力设施
- 27.6 综合维修中心
- 27.7 物资总库
- 27.8 培训中心
- 27.9 救援设施
- 27.10 站场设计
- 28 防灾
- 28.1 一般规定
- 28.2 建筑防火
- 28.3 消防给水与灭火
- 28.4 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
- 28.5 防灾通信
- 28.6 防灾用电与疏散照明
- 28.7 其他灾害预防与报警
- 29 环境保护
- 29.1 一般规定
- 29.2 规划环境保护
- 29.3 工程环境保护
- 29.4 环境保护措施
- 附录A A型车限界图
- 附录B B1型车限界图
- 附录C B2型车限界图
- 附录D 圆曲线地段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计算方法
- 附录E 缓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加宽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