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7.2 电气主接线
17.2.1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有发电机电压直配线时,应根据地区电力网的需要采用6.3kV或10.5kV。
2 50MW级及以下发电机与变压器为单元连接且有厂用分支引出时,宜采用6.3kV。
17.2.2 若接入电力系统发电厂的机组容量与电力系统不匹配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将两台发电机与一台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或分裂绕组变压器)做扩大单元连接,也可将两组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组共用一台高压侧断路器做联合单元连接。此时在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之间应装设发电机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17.2.3 发电机电压母线的接线方式应根据发电厂的容量或负荷的性质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段上的发电机容量为12MW及以下时,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2 每段上的发电机容量为12MW以上时,可采用双母线或双母线分段接线。
17.2.4 当发电机电压母线的短路电流超过所选择的开断设备允许值时,可在母线分段回路中安装电抗器。当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发电机回路、主变压器回路、直配线上安装电抗器。
17.2.5 母线分段电抗器的额定电流应按母线上因事故而切除最大一台发电机时可能通过电抗器的电流进行选择。当无确切的负荷资料时,也可按该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0%~80%选择。
17.2.6 220kV及以下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110kV~220kV线路上的电压互感器与耦合电容器不应装设隔离开关。22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以及接于发电机与变压器引出线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不应装设隔离开关。
17.2.7 发电机与双绕组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对供热式机组可在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装设断路器。发电机与三绕组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在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宜装设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厂用分支应接在变压器与该断路器之间。
17.2.8 35kV~220kV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应按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负荷的重要性、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配电装置形式以及发电厂的单机和规划容量等条件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配电装置在地区电力系统中居重要地位,负荷大,潮流变化大,且出线回路数较多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2 采用单母线或双母线接线的66kV~220kV配电装置,当断路器为六氟化硫型时,不宜设旁路设施;当配电装置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开关设备时,不应设置旁路设施。
3 当35kV~66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目断路器无停电检修条件时,可设置不带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当采用双母线接线时,不宜设置旁路母线,有条件时可设置旁路隔离开关。
4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高压侧断路器不宜接入旁路母线。
5 在初期工程可采用断路器数量较少的过渡接线方式,但配电装置的布置应便于过渡到最终接线。
17.2.9 发电机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可采用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或高电阻的接地方式。
17.2.10 主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应根据接入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要求决定接地,或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当采用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应装设隔离开关。
条文说明
17.2.1 系原规范第12.1.1条。
小型发电厂多数为热电厂,一般靠近负荷中心,常由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供电。发电机电压的选择可根据各地区电力网的电压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为单元连接且有厂用分支引出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采用6.3kV是恰当的,可以节省高压厂用变压器的费用,并可直接向6kV厂用负荷供电。
17.2.2 本条为新增条文。
17.2.3 系原规范第12.1.2条。
本条明确了发电机电压母线的接线方式,对连接母线上的不同容量机组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当每段母线容量在24MW及以上,负荷较大,出线较多,且有重要负荷时,为保证对用户安全供电、灵活运行,采用双母线或双母线分段是必要的。
17.2.4 系原规范第12.1.3条。
据调查,有发电机直配线的发电厂,其限流电抗器的设置位置有下列几种情况:
1 当每段母线上发电机容量为24MW及以上时,需在发电机电压母线分段上和直配线上安装电抗器来限制短路电流。
2 当每段母线上发电机容量为12MW及以下时,宜在母线分段上安装电抗器。
3 限流电抗器安装在不同地点,其效果是有差异的,以限流电抗器在母线分段上的效果最为显著,最为经济。
17.2.5 系原规范第12.1.4条。
17.2.6 本条为新增条文。
110kV~220kV线路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以及避雷器的检修与试验可与相应回路配合或带电作业进行,故规定“不应装设隔离开关"。
17.2.7 系原规范第12.1.6条的修改。
发电机与双绕组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对供热式机组经常有停机不停炉的运行方式,此时需要主变压器向锅炉辅机倒送电,以保证供热的可靠性。经了解,目前国产的125MW以下机组的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为SF6型,已经应用得较多。国外如ABB,AREVA等公司也有成熟产品。但是价格较贵,一般在150万元/台~180万元/台。因此,为保证供热的可靠性,发电机出口是否装设断路器,应该与厂用备用电源的引接方式、发电厂与电网的联系强弱有密切关系。需要在工程中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本条中对供热机组采用“可”,而对于凝汽式机组来说,机、炉同时检修,因此不需要装设断路器。
如果确定发电机出口装设断路器,此时主变压器或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方式,当根据机组接入系统的变电站电压波动范围经过计算,满足机组启动和正常运行等不同工况下的高压厂用母线电压水平要求时,也可采用无励磁调压方式。
17.2.8 系原规范第12.1.7条的修改。
本规范适用于发电机的单机容量最大为100MW级,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是220kV,对接线方式的规定只限于220kV及以下(包括35kV、66kV、110kV)的电压等级。
17.2.9 系原规范第12.1.8条。
对于25MW级及以下的机组,当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方式时,由于与发电机直接联系的电路距离较短,其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很小,不会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因此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的发电机的中性点不应采用接地方式。
当发电机额定容量为50MW级及以下时,发电机电压为6.3kV回路中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4A,或发电机额定容量为50MW~100MW级,发电机电压为10.5kV回路中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3A,且要求发电机带内部单相接地故障继续运行时,宜在厂用变压器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也可在发电机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当发电机内部发生故障要求瞬时切机时,宜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电阻器一般接在发电机中性点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上。
17.2.10 系原规范第12.1.9条。
发电厂主变压器的接地方式决定于电力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因此本条不作具体规定,应按系统规划专业提供的接地方式而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7.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下一节:17.3 交流厂用电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热(冷)电负荷
- 4.1 热(冷)负荷和热(冷)介质
- 4.2 电负荷
- 5 厂址选择
- 6 总体规划
- 6.1 一般规定
- 6.2 厂区内部规划
- 6.3 厂区外部规划
- 7 主厂房布置
- 7.1 一般规定
- 7.2 主厂房布置
- 7.3 检修设施
- 7.4 综合设施
- 8 运煤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卸煤设施及厂外运输
- 8.3 带式输送机系统
- 8.4 贮煤场及其设备
- 8.5 筛、碎煤设备
- 8.6 石灰石贮与制备
- 8.7 控制方式
- 8.8 运煤辅助设施及附属建筑
- 9 锅炉设备及系统
- 9.1 锅炉设备
- 9.2 煤粉制备
- 9.3 烟风系统
- 9.4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
- 9.5 锅炉辅助系统及其设备
- 9.6 启动锅炉
- 10 除灰渣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力除灰渣系统
- 10.3 机械除渣系统
- 10.4 干式除灰系统
- 10.5 灰渣外运系统
- 10.6 控制及检修设施
- 10.7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 11 脱硫系统
- 12 脱硝系统
- 13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 13.1 汽轮机设备
- 13.2 主蒸汽及供热蒸汽系统
- 13.3 给水系统及给水泵
- 13.4 除氧器及给水箱
- 13.5 凝结水系统及凝结水泵
- 13.6 低压加热器疏水泵
- 13.7 疏水扩容器、疏水箱、疏水泵与低位水箱、低位水泵
- 13.8 工业水系统
- 13.9 热网加热器及其系统
- 13.10 减温减压装置
- 13.11 蒸汽热力网的凝结水回收设备
- 13.12 凝汽器及其辅助设施
- 14 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 14.1 水的预处理
- 14.2 水的预除盐
- 14.3 锅炉补给水处理
- 14.4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和水汽取样
- 14.5 冷却水处理
- 14.6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 14.7 药品贮存和溶液箱
- 14.8 箱、槽、管道、阀门设计及其防腐
- 14.9 化验室及仪器
- 15 信息系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全厂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 15.3 管理信息系统(MIS)
- 15.4 报价系统
- 15.5 视频监视系统
- 15.6 门禁管理系统
- 15.7 布线
- 15.8 信息安全
- 16 仪表与控制
- 16.1 一般规定
- 16.2 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
- 16.3 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
- 16.4 测量与仪表
- 16.5 模拟量控制
- 16.6 开关量控制及连锁
- 16.7 报警
- 16.8 保护
- 16.9 控制系统
- 16.10 控制电源
- 16.11 电缆、仪表导管和就地设备布置
- 16.12 仪表与控制试验室
- 17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7.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7.2 电气主接线
- 17.3 交流厂用电系统
- 17.4 高压配电装置
- 17.5 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 17.6 电气监测与控制
- 17.7 电气测量仪表
- 17.8 元件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17.9 照明系统
- 17.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17.11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 17.12 电气试验室
- 17.13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17.14 厂内通信
- 17.15 系统保护
- 17.16 系统通信
- 17.17 系统远动
- 17.18 电能量计量
- 18 水工设施及系统
- 18.1 水源和水务管理
- 18.2 供水系统
- 18.3 取水构筑物和水泵房
- 18.4 输配水管道及沟渠
- 18.5 冷却设施
- 18.6 外部除灰渣系统及贮灰场
- 18.7 给水排水
- 18.8 水工建(构)筑物
- 19 辅助及附属设施
- 20 建筑与结构
- 20.1 一般规定
- 20.2 抗震设计
- 20.3 主厂房结构
- 20.4 地基与基础
- 20.5 采光和自然通风
- 20.6 建筑热工及噪声控制
- 20.7 防排水
- 20.8 室内外装修
- 20.9 门和窗
- 20.10 生活设施
- 20.11 烟囱
- 20.12 运煤构筑物
- 20.13 空冷凝汽器支承结构
- 20.14 活荷载
- 2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21.1 一般规定
- 21.2 主厂房
- 21.3 电气建筑与电气设备
- 21.4 运煤建筑
- 21.5 化学建筑
- 21.6 其他辅助及附属建筑
- 21.7 厂区制冷、加热站及管网
- 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22.1 一般规定
- 2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要求
- 22.3 各类污染源治理原则
- 22.4 环境管理和监测
- 22.5 水土保持
- 2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23.1 一般规定
- 23.2 劳动安全
- 23.3 职业卫生
- 24 消防
- 附录A 水质全分析报告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