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2.3 各类污染源治理原则
22.3.1 大气污染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发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的规定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并应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排放标准的规定。
2 发电厂的锅炉必须装设高效除尘设施。其除尘效率及烟尘排放浓度应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及地方标准要求。
3 除按规定可预留脱硫场地的火力发电厂外,其他发电厂设计应采取稳定、可靠的脱硫措施,二氧化硫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要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脱硫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4 发电厂锅炉应采用低氨燃烧措施,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确定是否采取烟气脱硝措施,氨氧化物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要求。
5 发电厂宜采用高烟囱排放,烟囱高度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并应高于锅炉(房)高度的2倍~2.5倍,当烟囱高度受到限制时,应采取合并烟囱、提高烟气抬升高度等措施。
6 燃料、灰渣、脱硫系统物料的制备、贮运应采取密闭、防尘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防止二次污染,灰场应采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22.3.2 废水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发电厂应做节约用水设计,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采取合理生产工艺减少废水产生量,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应尽量回收重复利用。
2 对外排放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和地方有关污水排放的要求。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污水不得排入自然水体或任意处置。
3 发电厂各生产作业场所排出的各种废水和污水,应按清污分流原则分类收集和输送,宜分散处理、达标集中排放。企业自备发电厂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由企业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4 发电厂的废水、污水排放口应规范化设计,设置采样点及计量装置。
5 酸碱废水宜采用酸碱中和处理工艺;含油废水宜采用油水分离处理工艺;含煤污水宜采用絮凝沉降处理工艺;脱硫废水应有专门的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回用;冲灰、渣水应优先考虑重复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宜采用生化处理装置处理;锅炉大修冲洗排水应根据清洗方案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直流循环的温排水应根据地表水体的环境状况,合理设置排水22.3.3固体废物治理及综合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积极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热电联产机组灰渣应全部综合利用,并设立事故备用灰场,灰场容量宜按6个月最大排灰渣量考虑。
2 发电厂宜采用干灰场,贮灰场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的有关规定。
3 固体废物运输路径应避免穿越居民集中区,并应对运输车辆采取相应的封闭措施。
22.3.4 曝声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发电厂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曝声排放标准》GB12348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2 发电厂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选择符合国家噪声控制标准的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控制的生产噪声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并考虑设置噪声防护距离。
3 应对发电厂的总平面布置、建筑物和绿化的隔声、消声、吸声等作用进行优化,以降低发电厂噪声影响。
4 对于环境敏感点曝声达标的非敏感区火力发电厂,在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厂界噪声仍有超标现象时,在符合当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可在厂界外设置噪声卫生防护距离。
条文说明
22.3.1 本条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内容。
1 系原规范第17.3.1条的修改。
发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现行的排放标准,二氧化硫属于总量控制项目,二氧化硫排放量除应符合排放标准要求外,还要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
2~4 系新增条款。
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环保标准要求,并根据煤质条件,发电厂除尘器宜采用布袋除尘器、电袋除尘器和电气除尘器。
对于小机组脱硫系统应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选用环保管理部门认可的、运行可靠的、二氧化硫排放能稳定达标的技术方案。
5 系原规范第17.3.3条的修改。
为避免不利气象条件下烟气下洗造成局部地面污染,烟囱高度应高于锅炉房或露天锅炉炉顶高度的2倍~2.5倍。
当发电厂邻近机场对烟囱高度有限制时,应采用合并烟囱,增加热释放率,提高烟气抬升高度的方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要求。
6 本款为新增条款。
本款增加了对粉尘无组织排放控制的要求。
22.3.2 本条为废水治理的有关规定。
1 系原规范第17.3.5条的修改。
根据清洁生产原则,电厂设计应减小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废水、污水产生量,对处理达标的废水、污水应积极回收利用。
3 系原规范第17.3.6条的修改。
发电厂的废水处理宜采用清污分流、分散处理、达标集中排放的原则。可根据不同废水、污水的污染因子,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避免各类废水、污水混合后导致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污水处理设施投资高等问题。企业自备发电厂的废水、污水可送入企业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4 系原规范第17.3.7条的修改。
5 系原规范第17.3.8条的修改。
脱硫废水一般不允许外排,处理后可用于干灰调湿、灰场喷洒等,在厂内消耗掉;直流循环温排水排水口位置的设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22.3.3 本条规定了固体废物治理及综合利用的有关内容。
1 本款为新增条款。
灰渣综合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热电联产机组要求灰渣应全部综合利用,目前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和筑路较多;脱硫系统产生的国体废物根据脱硫方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也可用于建材生产,但现阶段综合利用情况不太好,大多运往灰场单独存放。
2 本款为新增条款。
发电厂灰渣由于浸出液中pH值超标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灰场设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的要求采取防渗处理,灰场界距居民集中区要有500m以上。
22.3.4 本条规定了噪声防治的有关内容。
1、2 系原规范第17.3.12条和第17.3.13条的修改。
控制工程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有从声源上根治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两种措施。发电厂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选择符合国家噪声控制标准的设备。
对于声源上无法控制的生产噪声可采用对设备装设隔声罩、对外排汽阀装设消声器、在建筑物内敷设吸声材料等措施控制噪声。
3 本款为新增条款。
在总平面布置上应注意厂界周边的情况,如冷却塔等噪声设备或设施应尽量远离厂界外的敏感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采取噪声治理措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2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要求
- 下一节:22.4 环境管理和监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热(冷)电负荷
- 4.1 热(冷)负荷和热(冷)介质
- 4.2 电负荷
- 5 厂址选择
- 6 总体规划
- 6.1 一般规定
- 6.2 厂区内部规划
- 6.3 厂区外部规划
- 7 主厂房布置
- 7.1 一般规定
- 7.2 主厂房布置
- 7.3 检修设施
- 7.4 综合设施
- 8 运煤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卸煤设施及厂外运输
- 8.3 带式输送机系统
- 8.4 贮煤场及其设备
- 8.5 筛、碎煤设备
- 8.6 石灰石贮与制备
- 8.7 控制方式
- 8.8 运煤辅助设施及附属建筑
- 9 锅炉设备及系统
- 9.1 锅炉设备
- 9.2 煤粉制备
- 9.3 烟风系统
- 9.4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
- 9.5 锅炉辅助系统及其设备
- 9.6 启动锅炉
- 10 除灰渣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力除灰渣系统
- 10.3 机械除渣系统
- 10.4 干式除灰系统
- 10.5 灰渣外运系统
- 10.6 控制及检修设施
- 10.7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 11 脱硫系统
- 12 脱硝系统
- 13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 13.1 汽轮机设备
- 13.2 主蒸汽及供热蒸汽系统
- 13.3 给水系统及给水泵
- 13.4 除氧器及给水箱
- 13.5 凝结水系统及凝结水泵
- 13.6 低压加热器疏水泵
- 13.7 疏水扩容器、疏水箱、疏水泵与低位水箱、低位水泵
- 13.8 工业水系统
- 13.9 热网加热器及其系统
- 13.10 减温减压装置
- 13.11 蒸汽热力网的凝结水回收设备
- 13.12 凝汽器及其辅助设施
- 14 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 14.1 水的预处理
- 14.2 水的预除盐
- 14.3 锅炉补给水处理
- 14.4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和水汽取样
- 14.5 冷却水处理
- 14.6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 14.7 药品贮存和溶液箱
- 14.8 箱、槽、管道、阀门设计及其防腐
- 14.9 化验室及仪器
- 15 信息系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全厂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 15.3 管理信息系统(MIS)
- 15.4 报价系统
- 15.5 视频监视系统
- 15.6 门禁管理系统
- 15.7 布线
- 15.8 信息安全
- 16 仪表与控制
- 16.1 一般规定
- 16.2 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
- 16.3 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
- 16.4 测量与仪表
- 16.5 模拟量控制
- 16.6 开关量控制及连锁
- 16.7 报警
- 16.8 保护
- 16.9 控制系统
- 16.10 控制电源
- 16.11 电缆、仪表导管和就地设备布置
- 16.12 仪表与控制试验室
- 17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7.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7.2 电气主接线
- 17.3 交流厂用电系统
- 17.4 高压配电装置
- 17.5 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 17.6 电气监测与控制
- 17.7 电气测量仪表
- 17.8 元件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17.9 照明系统
- 17.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17.11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 17.12 电气试验室
- 17.13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17.14 厂内通信
- 17.15 系统保护
- 17.16 系统通信
- 17.17 系统远动
- 17.18 电能量计量
- 18 水工设施及系统
- 18.1 水源和水务管理
- 18.2 供水系统
- 18.3 取水构筑物和水泵房
- 18.4 输配水管道及沟渠
- 18.5 冷却设施
- 18.6 外部除灰渣系统及贮灰场
- 18.7 给水排水
- 18.8 水工建(构)筑物
- 19 辅助及附属设施
- 20 建筑与结构
- 20.1 一般规定
- 20.2 抗震设计
- 20.3 主厂房结构
- 20.4 地基与基础
- 20.5 采光和自然通风
- 20.6 建筑热工及噪声控制
- 20.7 防排水
- 20.8 室内外装修
- 20.9 门和窗
- 20.10 生活设施
- 20.11 烟囱
- 20.12 运煤构筑物
- 20.13 空冷凝汽器支承结构
- 20.14 活荷载
- 2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21.1 一般规定
- 21.2 主厂房
- 21.3 电气建筑与电气设备
- 21.4 运煤建筑
- 21.5 化学建筑
- 21.6 其他辅助及附属建筑
- 21.7 厂区制冷、加热站及管网
- 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22.1 一般规定
- 2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要求
- 22.3 各类污染源治理原则
- 22.4 环境管理和监测
- 22.5 水土保持
- 2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23.1 一般规定
- 23.2 劳动安全
- 23.3 职业卫生
- 24 消防
- 附录A 水质全分析报告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